[发明专利]一种液态中药制剂的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75505.1 | 申请日: | 200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5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周小明;刘国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凯瑞创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5/62 | 分类号: | A61K35/62;A61K9/14;A61K9/107;A61K9/48;A61P3/06;A61P7/02;A61P9/00;A61P15/00;A61P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态 中药 制剂 中间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水蛭单味药材制剂的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一、水蛭研究进展
水蛭功效为破血、逐瘀、消癥。可用于癥瘕痞块,血瘀经闭,跌打损伤,血小板增多症,及脑出血。水蛭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瘕积聚,无子,利水道。”《本草纲目》:“咸走血,苦胜血。水蛭之咸苦,以除蓄血,乃肝经血分药,故能通肝经聚血。”
水蛭属高度特化的环节动物,目前已知全世界共有300多种,我国分布有62种[2]。水蛭主含蛋白质,此外含有17种氨基酸,包括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还含有Zn、Mn、Fe、Co、Cr、Se、Mo、Ni等14种元素。不同种吸血习性不同。日本医蛭、菲牛蛭、欧洲医蛭属吸血蛭类;而宽体金线蛭、尖细金线蛭为非吸血蛭类。不同种水蛭中活性成分不同,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直接作用于凝血系统成分,包括凝血酶抑制剂以及其它抑制血液凝固的物质,是水蛭活血化瘀的物质基础;二是其它蛋白酶抑制剂等活性成分,如胰蛋白酶抑制剂、糜蛋白酶抑制剂、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和组织蛋白酶G抑制剂。
水蛭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为蛋白、多肽类成分。由于蛋白多肽进入体内后可以被酶迅速代谢降解,生物半衰期短,一般具有较强的亲水性,不易透过生理屏障,表观分布容积小,加上胃肠道和肝脏的首过效应等原因,其生物利用度通常较低,特别是口服给药,其生物利用度更低,一般只有10%左右[5]。
水蛭水煎液的醇溶部分可直接阻断凝血反应的最后步骤——纤维蛋白原(Fbg)与凝血酶的相互作用;非醇溶部分可直接水解纤维蛋白(Fb),并且对Fbg和Fb的水解有相对的选择性。这表现在:一方面,它们对Fbg和Fb的水解作用明显强于对牛血清白蛋白(BSA)的作用;另一方面,它们对Fbg和Fb的α链的水解作用强于对β链和γ链的作用。10%水蛭粉混悬液口服给予病理“血瘀”小鼠,能使其全血、血浆及全血还原粘度明显降低。水蛭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能使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活化的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显著延长;正己烷部分和水溶液部分能使大鼠的PT显著延长;而正丁醇部分能使大鼠的ATPP显著延长。由于水蛭的有效部位分布较广,以单独的提取溶剂提取,不能保证提取出所有的有效成分,而且提取后有效成分的提取率较低,大量的有效成分被水解、破坏,生物利用度低。故水蛭药材较适宜直接粉碎入制剂,既可保证有效成分不损失,又不会使某些成分水解、破坏,而且成品率高,中间过程无损失。
二、超微粉碎研究进展
1、超微粉碎原理及意义
超微粉碎技术是使物料微细及超细化的机械加工方法,是提供超微粉体的重要手段之一。近20年来,该项技术获得迅速发展,国外已广泛应用于冶金、陶瓷、纺织及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中药行业引入微粉概念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虽然起步较晚,但由于粉碎是中药生产及应用中的基本加工技术,因此超微粉碎也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超微粉碎技术已显露出特有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中药材的粉碎过程中,药材受到强烈的正向挤压力和切向剪切力的作用,运用高速、高能量进行粉碎,细胞被挤压、剪切,细胞壁被撕裂、断开,细胞被破碎成碎片或被压破,所得到的粉末粒径一般达300目以上、中心粒径达10~25μm,细胞破壁率达95%以上,“破壁”的药粉其所含化学成分直接暴露出来,与传统的中药药粉(化学成分存在于完整的细胞壁内)相比,产生了“质”的变化,初步的药理实验已证实:细胞级超细微粉能明显提高药效,在中药现代化方面有广泛应用。其原理目前初步认为:细胞破壁后的超微粉末可以全部保留其中的各种成分,细胞级超细微粉易被小肠吸着、停留时间长,利于吸收,同时直接暴露的化学成分易于透膜吸收,大大提高了其生物利用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凯瑞创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凯瑞创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55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的重型汽车车桥差速器
- 下一篇:一种治疗胃热炽盛型呕血的内服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