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氧化铜矿酸法堆浸新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77288.X | 申请日: | 200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5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舒荣波;温建康;武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C22B3/08 | 分类号: | C22B3/08;C22B1/14;C22B15/00;C25C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佩兰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 铜矿 酸法堆浸 新工艺 | ||
1.一种氧化铜矿酸法堆浸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氧化铜矿石经二段破碎后进行筛分,其筛上物粒径>0.074mm;筛下物粒径<0.074mm,筛上物送往堆场进行常规酸法堆浸操作;筛下物进入浓缩机;
(2)浓缩机底流在添加粘结剂调浆后进入造粒机与耐酸性碎石载体混合造粒,得到表面覆盖一层氧化铜矿、适合堆浸操作的矿物颗粒,所述的粘结剂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含量>40%的粉煤灰、水泥窑灰、羧甲基纤维素和淀粉的混合物、耐硫酸盐水泥,所述的碎石载体为鹅卵石、矿山本身的黄铁矿基体表外矿或矿山附近的石英类耐酸脉石,碎石载体粒度为5mm~25mm;
(3)矿物颗粒经运输机运送到堆场进行筑堆酸浸;
(4)浸出过程中,实时监控浸出液酸浓度和铜浓度变化情况,依据监控数据及时调节喷淋液酸度和喷淋强度;
(5)筛下物的造粒堆浸过程中其堆高为3~5m,堆浸过程中稀硫酸浓度为0.1~2mol/L,喷淋强度为0.2~0.5L/(min.m2),浸出周期1-2个月;
(6)堆场中经多次循环喷淋后的富铜浸出液通过萃取-反萃-电积工序后得到阴极铜产品,萃余液经除油或除杂工序后返回堆浸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铜矿酸法堆浸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铜矿石为含粘土类易泥化矿物多的氧化铜矿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铜矿酸法堆浸工艺,其特征在于:粘结剂的构成中粉煤灰占35-40%,水泥窑灰占10-15%,耐硫酸盐水泥占35-45%,羧甲基纤维素和淀粉的混合物占10-20%,粘结剂用量为氧化铜矿石重量的1~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氧化铜矿酸法堆浸工艺,其特征在于:对筛下物的造粒堆浸后进行卸堆-筛分回收碎石载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未经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728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枣益生菌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含有天然共轭亚油酸油脂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