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编程多阶存储单元存储阵列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82317.1 | 申请日: | 200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6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黄俊仁;陈重光;何信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旺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C16/10 | 分类号: | G11C16/1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台湾省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编程 存储 单元 阵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用多阶存储单元(Multi-level cells,MLCs)的存储装置,尤其涉及在双侧电荷捕捉存储单元中,编程电荷捕捉位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快闪存储单元储存电荷于一浮动栅极上(通常为掺杂的多晶硅),由此储存的电荷改变存储单元的阈值电压(Vth)。在读取操作中,施加读取电压至存储单元的栅极,通过存储单元是否开启的状态(例如是否传导电流),来显示该存储单元的编程状态。举例来说,在读取操作期间引发电流的存储单元可设定为数值“1”,而在读取操作期间未引发电流的存储单元可设定为数值“0”。自该浮动栅极加入或移除电荷,可以编程或擦除该存储单元,也就是将该已储存数值自1改变至0。
另有一种存储器采用电荷捕捉结构,例如一层非导体的氮化硅材料,而非在浮动栅极元件中所使用的传导栅极材料。编程电荷捕捉存储单元时,电荷即被捕捉,而不会通过非传导层。直到擦除存储单元之前,电荷均会留存于电荷捕捉层,而在未持续施加电能的情况下保持数据状态。电荷捕捉存储单元亦可以以双侧存储单元的型态运作。此即,由于电荷未通过非传导电荷捕捉层,因此电荷可局部化存在于不同的电荷捕捉位置上。
图1A为双侧电荷捕捉存储单元100的剖面图。双侧电荷捕捉存储单元储存两个数值,在此以左电荷捕捉位置108与右电荷捕捉位置110代表。此处,『左』和『右』仅供讨论与举例方便之用。存储单元100的各个电荷捕捉位置可编程为多个阶层之中的任何一阶。举例而言,左电荷捕捉位置可编程为L0、L1、L2、L3四阶中的任何一阶,而右电荷捕捉位置则可编程为L0、L1、L2、L3中的任何一阶(见图1B)。各电荷捕捉位置的编程数值,例如可为11、01、00、与10;但这些数据数值仅作为范例之用,亦可指派其它数值作为多个编程阶层的数值。
双侧电荷捕捉存储单元100具有栅极电极102、第一介电绝缘层104、具有该第一(左)电荷捕捉位置108与该第二(右)电荷捕捉位置110的电荷捕捉层106、以及第二介电绝缘层112。现有技术中,电荷捕捉存储单元为非易失存储元件中所周知的,此处省略其详细说明存储单元结构与存储单元材料的内容。
双侧电荷捕捉存储单元100制作于衬底114之上,例如可为硅晶圆或其它半导体,同时其具有源极/漏极区域116、118。在元件终端施加偏压,即可由电荷捕捉位置108与110之中将电荷移转或移除。存储单元的电荷捕捉结构所储存的数据值,可利用施加于栅极电极102的读取电压读取,或者通过感测源极/漏极区域116、118之间的电流来读取。源极/漏极区域究竟以源极型态还是以漏极型态运作,取决于偏压条件,因此这些实体结构将以『源极/漏极区域』的方式表示,以便于讨论。
双侧电荷捕捉存储单元可在第一与第二电荷捕捉位置108、110中编程为不同阶层。换句话说,左电荷捕捉位置108与右电荷捕捉位置110可编程为不同的阶层(数据数值)。现有技术已深入探讨双侧电荷捕捉存储单元编程与读取的技术,故此处省略其详细内容的叙述。
图1B显示具有电荷捕捉存储单元的MLC阵列的存储单元分布对应的读取电压(Vt)。电荷捕捉存储单元具有四个阶层,L0为擦除状态,L1、L2、与L3则为编程阶层;在编程阶层中,移转到电荷捕捉存储单元电荷捕捉位置的电荷逐渐增加,由此增加各个相继阶层的Vt值。电荷捕捉存储单元中的位置,通常先利用第一编程技术,编程为初步编程验证值(PV1’,PV2’,PV3’),随后再利用第二编程技术,将存储单元编程为最终编程验证值(PV1,PV2,PV3)。第二编程技术通常可以更准确地控制Vt阶层,其可在编程阶层之间,造成较狭窄的Vt分布以及较宽广的读取窗口(e.g.RW12,RW23)。为便利『读取』操作,必须创造较宽广的读取窗口。数值11,01,00,10随意地分配至编程阶层L0,L1,L2,L3,其仅供例示与讨论之用。在双侧电荷捕捉存储单元中,各电荷捕捉位置均可作为一多阶位置。此即表示,左电荷储存位置可独立于右电荷储存位置之外,编程为多个阶层,而反之亦然。
若电荷捕捉存储单元的左右电荷捕捉位置(参见图1A,编号108、110)均可独立地被编程或读取,则在电荷捕捉位置之间就会产生通常称为『相邻效应』的交互作用。相邻效应,基本上是由于电荷捕捉位置的编程值,以及用以达到编程值的编程偏压,二者会影响其它电荷捕捉位置,以致在相邻位置中造成阈值电压Vt变动。在编程双侧电荷捕捉存储元件时,存有减少相邻效应的需求。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旺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旺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823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插板式滚筒包胶
- 下一篇:官能团化的聚三唑聚合物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