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施加浮动电压于源极或漏极区的操作存储器的装置与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85095.9 | 申请日: | 200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3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郭明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旺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C16/10 | 分类号: | G11C16/10;H01L27/11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英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施加 浮动 电压 漏极区 操作 存储器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技术通常涉及非易失性存储器,尤其涉及与操作非易失存储单元、或操作非易失存储阵列中至少一个的存储单元相关,其中一源极区域或一漏极区域在加入电荷时为浮动。
背景技术
图1A与图1B显示一种现有技术,该技术于非易失存储单元中,分别将电子加入至浮动栅极与电荷捕捉结构之中。其中所显示的偏压安排,需要相对较高的栅极电压,而操作时间也相对较长。因此产生一种需求,期望能以较低的电压或较快的速度,将电荷加入至电荷储存结构之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为提供一种非易失存储单元,其包含一栅极、一源极区域、与一漏极区域,并至少有部分位于一基材区域,一电荷储存结构、一或多个介电区域、以及控制栅极、源极区域、与漏极区域的电路。介电区域至少有部分位于栅极与电荷储存结构之间,同时至少部分位于电荷储存结构与基材区域之间。电路设计回应指令可藉由施加电压至源极区域或漏极区域,将未受此电压的源极区域或漏极区域浮接,以移动电子至电荷储存结构中。例如,若电路仅浮接源极区域,则某些电压会被施加在漏极区域;相对而言,若电路仅浮接漏极区域,则某些电压会被施加在源极区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操作非易失存储单元的方法,其内容如下。对移动电荷至电荷储存装置的指令做出回应,将源极或漏极区域之一浮接,且施加某些电压在另一源极或漏极。
在某些实施例中,将电压施加于非浮接区域(另一区域),该电压乃是施加于其他终端(例如基材区域、栅极)的偏压安排的一部份。电荷储存装置储存至少两种电荷储存状态,其每一个均对应于电荷储存结构的不同部分;同时,电路所施加的偏压安排,将改变上述所有的电荷储存状态。
在某些实施例中,依据指令所得的电子是将非浮接区域(另一区域)的空穴移动至基材区域中所产生的。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为提供一种非易失存储器集成电路,其具有非易失存储单元与控制电路的阵列。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为提供一种操作该非易失存储器集成电路的方法。
在多种实施例中,上述阵列的非易失存储单元以及多种功能均于此披露。举例而言,电荷储存结构可储存至少两种电荷储存状态,其每一个均对应至电荷储存结构的一部分;同时电路所施加的偏压安排,可改变上述所有电荷储存状态。另一实施例中,指令所提供的电子是将非浮接区域(另一区域)的空穴移动至基材区域中所产生的。
在某些实施例中,浮接区域与第一位线具有电接触,同时非浮接区域与第二位线具有电接触。某些实施例中,辅助栅极与字线具有电接触。
在多种实施例中,非易失存储阵列为虚拟接地阵列或NAND阵列。
附图说明
图1A显示一种现有技术,其在非易失存储单元中,将电子加入至浮动栅极中;
图1B显示一种现有技术,其在非易失存储单元中,将电子加入至电荷捕捉结构中;
图2A显示在非易失存储单元中,将电子加入至浮动栅极中;
图2B显示在非易失存储单元中,将电子加入至电荷捕捉结构中;
图3A显示在非易失存储单元中,将电子由浮动栅极中移除;
图3B显示在非易失存储单元中,将空穴加入至部分电荷捕捉结构中;
图3C显示在非易失存储单元中,将空穴加入至电荷捕捉结构的不同部分之中,与图3B形成对比;
图4为实验结果图,显示临界电压对应现有技术的编程时间,以及临界电压对应更有效率的操作方式,所在非易失存储单元之中,将电子加入至电荷捕捉结构所造成的结果;
图5A显示在非易失存储单元的虚拟接地阵列中,将电子加入至非易失存储单元的储存电荷结构;
图5B显示在非易失存储单元的NAND阵列中,加入电子至所选择的非易失存储单元的电荷储存结构;
图6A显示在非易失存储单元的虚拟接地阵列中,将空穴加入至所选择的部分非易失存储单元的电荷储存结构;
图6B显示在非易失存储单元的虚拟接地阵列中,将空穴加入至所选择的非易失存储单元的不同电荷储存结构部分,与图6A形成对比;
图6C显示非易失存储单元的NAND阵列中,将空穴加入至所选择的部分非易失存储单元的电荷储存结构中;
图6D显示在非易失存储单元的NAND阵列中,将电荷加入至所选择的非易失存储单元的不同电荷储存结构部分,与图6C形成对比;
图6E显示在非易失存储单元的NAND阵列中,将电子由非易失存储单元的电荷储存结构中移除;
图7为非易失存储器集成电路的区块示意图范例,其中控制电路具有偏压设计,可以浮动存储阵列中,一或多个非易失存储单元的源极或漏极之一,如此处所披露的那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旺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旺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850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