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氮杂环衍生物以及使用该衍生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94218.5 | 申请日: | 2003-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9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山本弘志;松浦正英;池田秀嗣;洼田峰行;河村昌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7D213/22 | 分类号: | C07D213/22;C07D215/04;C07D219/02;C07D239/26;C07D241/42;C07D251/24;C07D253/06;C07D401/04;C07D471/04;C07D487/04;C09K11/06;H05B33/14;H05B33/2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平英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千***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氮杂环 衍生物 以及 使用 有机 电致发光 元件 | ||
1.通式(1)所示含氮杂环衍生物:
HAr-L-Ar1-Ar2 (1)
式中,HAr为选自下述通式(2)-(36)所示含氮杂环基的任何一个基团:
该含氮杂环基任选被选自下列的基团取代:卤素原子、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6-40的芳氧基、碳原子数为12-80的二芳基氨基、碳原子数为6-40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40的杂芳基和碳原子数为18-120的二芳基氨基;
L为单键、亚苯基、亚联苯基、亚吡啶基、亚萘基或蒽二基,这些基团分别任选被选自下列的基团取代:卤素原子、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6-40的芳氧基、碳原子数为12-80的二芳基氨基、碳原子数为6-40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40的杂芳基和碳原子数为18-120的二芳基氨基;
Ar1为选自下式(38)-(42)的任何一个基团:
Ar2为选自下式的任何一个基团:
这些基团分别任选被选自下列的基团取代:卤素原子、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6-40的芳氧基、碳原子数为12-80的二芳基氨基、碳原子数为6-40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40的杂芳基和碳原子数为18-120的二芳基氨基。
2.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材料,该材料含有权利要求1的含氮杂环衍生物。
3.有机电致发光元件,该元件具有被一对电极夹持、包含发光层的至少一层有机化合物层,在该有机化合物层的至少一层中含有权利要求1的含氮杂环衍生物。
4.权利要求3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所述含氮杂环衍生物含在发光带域中。
5.权利要求3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所述含氮杂环衍生物含在发光层中。
6.权利要求3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所述含氮杂环衍生物作为电子注入材料和电子传输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材料使用。
7.权利要求6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含有所述电子注入材料和电子传输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材料的层还含有还原性掺杂剂。
8.权利要求7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所述还原性掺杂剂为至少一种选自碱金属、碱土金属、稀土金属、碱金属的氧化物、碱金属的卤化物、碱土金属的氧化物、碱土金属的卤化物、稀土金属的氧化物、稀土金属的卤化物、碱金属的有机络合物、碱土金属的有机络合物和稀土金属的有机络合物的物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出光兴产株式会社,未经出光兴产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421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