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浆旋流浮选方法及其所用的旋流浮选柱和浮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95594.6 | 申请日: | 200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5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宾 |
主分类号: | B03D1/02 | 分类号: | B03D1/02;B03D1/14;B03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英 |
地址: | 100034北京市西城区羊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浆 浮选 方法 及其 所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产浮选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矿物浮选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旋流浮选方法。本发明还涉及所述方法所用的旋流浮选柱和浮选装置。
背景技术
旋流浮选技术是刚刚发展起来新兴的浮选技术,随着旋流喷射浮选机(专利号:02252728.1)的诞生使得旋流浮选技术在实际浮选应用中广泛使用。这种旋流喷射浮选机具有带螺旋导流片、渐窄喷嘴的漩流喷射吸气发泡器,相比其他浮选机,其优点是:(1)充气量大,气泡小,气容率高。普通常规浮选机的气容率为15~25%,旋流喷射浮选机的气容率高达35~40%;(2)能耗低,是常规浮选机能耗的50~60%。
但是,现有技术中使用上述高效的旋流喷射浮选机的领域还不够广泛,基本上是局限在废水的处理上,而在矿物浮选分离过程中使用的较少。虽然旋流喷射浮选机的充气量大、能耗低,但实际生产中,尤其是用其处理各种矿浆时,并没有显示出其突出的效果,精矿的回收率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矿浆的浮选与废水浮选的最大区别在于浮选过程中矿浆的各个参数变化不同,废水中杂质相对较少,浮选过程中废水的参数波动不大。而矿浆的浮选,由于矿浆浓度和成分复杂,浮选过程中各个参数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控制过程中的什么参数,又如何对其进行调控,是提高浮选收率和效率的关键。在现有技术中,对于浮选方法中的这些问题没有成熟的结论。由此,现有技术中使用前述高效的旋流浮选机,却没有在处理矿浆的高效率、高收率和获得高品位精矿上有所突破。
再有,浮选工艺中都要添加选矿药剂(又称为外加剂),在浮选的生产过程中矿浆的浓度、电位、在浮选槽中停留的时间以及各时段添加料的比例控制等全部都是人工操作。由于浮选矿浆不同于污水处理,变化很大,需要随时调整,所以,像现有技术这样人工控制工艺参数,往往因为失控等原因导致产品质量下降或报废,经济损失巨大。事后找原因、查责任也都相当困难。现有技术中的自动控制系统,改造投资过高,无法为众多选矿厂家接受。如何才能使得监测控制效果好,又使得其投资额较小,为选矿企业乐于接受,也是现有技术中没有得到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矿浆旋流浮选方法,其可以通过调控旋流浮选装置中进行的旋流浮选过程中的工艺参数而使得浮选效率和收率大幅度提高。
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流浮选方法,其中,对浮选过程中的特定的工艺参数进行监控,从而确保浮选过程中的浮选质量和效率。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方便地进行调节从而满足上述工艺条件的旋流喷射浮选柱。
本发明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地监控工艺过程中上述特定参数,从而为及时进行调控提供保障条件的旋流浮选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矿浆旋流浮选方法,其中,选矿药剂从选矿药剂搅拌桶送入矿浆搅拌桶,与矿浆搅拌后由输送矿浆用泵通过旋流喷射吸气发泡器的带有螺旋导流片渐窄的喷嘴以旋流方式送入浮选柱中的浮选槽的下部矿浆入口,与此同时,一定量的空气经发泡器上的空气管被吸入与矿浆混合产生气泡,矿浆经撞击浮选槽中设有的与矿浆进口之间具有一间距的挡板,进入浮选槽,形成一定直径的泡沫并在上升过程中产生二次富集精矿,泡沫上升到浮选槽的上方形成泡沫层,并流入泡沫槽,然后,从精矿浆出口排出,再经过过滤机过滤得到精矿,尾矿矿浆从浮选槽下部的排出口排出;其特征是:
在上述选矿过程中,控制矿浆泡沫平均直径为0.10厘米-3.00厘米,矿浆泡沫层厚度为3厘米-50厘米。
所述矿浆泡沫平均直径的最佳值为0.30厘米-0.50厘米,矿浆泡沫层厚度为10厘米-30厘米;
控制矿浆泡沫直径大小和矿浆泡沫层厚度的方法包括:调节所述挡板与浮选槽中矿浆进口之间的距离,和/或,通过调节在发泡器上的空气管上设置的阀门调节所述旋流喷射吸气发泡器上进气口的流通面积从而调节进气量。
所述挡板可调距离范围为:浮选槽中矿浆进口与所述挡板的距离同矿浆进口与尾矿矿浆排出口之间的距离之比为20%-90%。上述比例的最佳值为40%-70%。
与之相匹配地,所述旋流喷射吸气发泡器产生负压吸入空气的吸气量为0.20米3/分-0.80米3/分。最佳吸气量为0.35米3/分-0.55米3/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宾,未经李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55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