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驱动装置及摄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95768.9 | 申请日: | 200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7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川合澄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N2/02 | 分类号: | H02N2/02;G02B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装置 摄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振子的椭圆振动来驱动移动体使其按预定方向移动的驱动装置及由该驱动装置进行抖动校正的数字照相机等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具有抖动校正功能的摄像装置,例如有照相机。作为照相机具有的抖动校正功能,已知有如下的手抖校正功能:使用角速度传感器等抖动检测单元来检测照相机上下倾斜(ピツチ)方向的抖动振动和照相机左右倾斜(ヨ一)方向的抖动振动,根据所检测的抖动信号,在抵消抖动的方向上在与摄影光轴正交的平面内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分别独立地移动摄像光学系统的一部分或者摄像元件,由此校正摄像元件的摄像面上的图像的抖动。
在实现这样的手抖校正功能的手抖校正机构中,为了校正手抖而使用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在与摄影光轴正交的平面内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移动摄影镜头的一部分镜头或者摄像元件本身。该驱动单元由于跟随手抖而动作,所以要求具有高度应答性、精密驱动(微小驱动)、以及即使切断电源仍能保持移动体位置的自身保持性。
对于这样的要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使用冲击致动器的手抖校正机构。另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振动波线性电动机,该振动波线性电动机通过将表面产生椭圆振动的两个振子相对于轴按压,使轴相对于振子被线性驱动。在该振动波线性电动机的驱动机构中采用如下的结构:圆柱状轴因振子而相对移动,设置在轴上的突起驱动镜头框,镜头框由设置为镜头框用的引导机构引导移动方向而移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3154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67712号公报
但是,在使用专利文献1所示的冲击致动器作为驱动机构的手抖校正机构中,能够得到高度应答性、精密驱动、以及自身保持性,但由于利用惯性力来进行驱动,所以存在不能通过小型而得到高输出的问题。例如在照相机等中,CCD等摄像元件的前面与防尘过滤器等一体化,不适合比较大、重的摄像单元作为驱动对象的情况。为了增大驱动力需要加大惯性质量,使驱动机构变大。另外,根据由克服摩擦力的惯性力进行驱动的原理,摩擦滑动必然产生能量损失,也存在不太能提高效率的根本性的不良情况。
另一方面,利用了振子的椭圆振动的所谓振动波电动机适合效率高、容易得到大的驱动力、且比较大、重的摄像单元等的驱动。但是,为了产生大的驱动力,必须使用较大的力使振子按压在移动体上,移动体的刚性如果低,则移动体会因按压力而挠曲(振动波电动机的振动振幅原本是几μm那么小,所以即使是几μm左右的挠曲也会成为问题),使驱动机构的效率低下,在极端情况下会产生驱动力被吸收而不进行动作的问题。为了防止这样的问题发生,如专利文献2所示,形成为使直接接触振子的移动体即圆柱状的轴提高刚性,使成为实际移动的对象的镜头框采用通过突起来传递驱动力而使其移动的结构。在这样的结构中,镜头框一侧的驱动力传递机构、镜头框一侧用的引导机构等需要另外的途径,存在机构变得复杂并且变得大型、笨重的问题。基于该点,构成为使镜头框等移动对象物自身的刚性变高,可以通过振子的椭圆振动直接驱动,但为了避免在通过具有由形状、材质等所决定的固有谐振频率的振子的椭圆振动来传递驱动力时产生固有的振动等不良情况,必须进行所需要的以上的大型化、重量化,这样就违背了小型化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内容而作成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的、驱动力较大的、高效率的驱动装置及摄像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达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振子,其通过施加预定周波电压而使驱动部产生椭圆振动;固定部件,其具有保持所述振子的保持部;以及移动体,其被所述振子的椭圆振动所驱动,相对于所述固定部件移动,所述移动体包括:第1移动体部,其形成希望大小;以及第2移动体部,其具有所述驱动部被按压而接触的滑动部,和设置在该滑动部的相反侧、移动方向通过与所述固定部件所具有的引导部卡合而被引导的被引导部,该第2移动体部的刚性比所述第1移动体部高,并且,形成得比所述第1移动体部小,且固定在该第1移动体部上。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与所述第2移动体部一体移动的所述第1移动体部通过所述固定部件的所述引导部和所述第2移动体部的被引导部之间的卡合来引导移动方向。
并且,本发明涉及的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所述第1移动体部由树脂材料、铝或镁形成。
并且,本发明涉及的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该驱动装置具有弹推单元,该弹推单元对上述振子进行弹推,使得隔着所述第2移动体部和所述振子将所述驱动部从所述引导部的相反侧向所述滑动部按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未经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57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