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乙二醇类聚合物修饰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98546.2 | 申请日: | 200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5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龙;姜江;倪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47/48 | 分类号: | A61K47/48;A61K47/34;A61K38/19;A61P21/00;A61P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业平;张天舒 |
地址: | 100024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乙二醇 类聚 修饰 神经 营养 因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修饰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其特征在于:
每一分子睫状神经营养因子与至少一分子聚乙二醇类聚合物通过化学键相连接;
所述聚乙二醇类聚合物为聚乙二醇、甲氧基聚乙二醇、甲氧基聚乙二醇-琥珀酰亚胺琥珀酸酯、甲氧基聚乙二醇-琥珀酰亚胺碳酸酯、甲氧基聚乙二醇三氟乙基磺酸酯、甲氧基聚乙二醇-丙醛、甲氧基聚乙二醇-琥珀酰亚胺丙酸酯、甲氧基聚乙二醇-琥珀酰亚胺α甲基丁酸酯、甲氧基聚乙二醇-N-羟基琥珀酰亚胺、甲氧基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或甲氧基聚乙二醇-乙醛;
所述聚乙二醇类聚合物的分子量为1kD~100kD。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饰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其特征在于:
每一分子所述睫状神经营养因子与1~2个分子的所述聚乙二醇类聚合物通过化学键相连接;
所述聚乙二醇类聚合物为甲氧基聚乙二醇-琥珀酰亚胺碳酸酯、甲氧基聚乙二醇-琥珀酰亚胺丙酸酯或甲氧基聚乙二醇-琥珀酰亚胺α甲基丁酸酯;
所述聚乙二醇类聚合物的分子量为5kD~50kD。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修饰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其特征在于:每一分子所述睫状神经营养因子与一分子甲氧基聚乙二醇-琥珀酰亚胺丙酸酯通过化学键相连接;
甲氧基聚乙二醇-琥珀酰亚胺丙酸酯的分子量为20kD。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修饰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睫状神经营养因子是天然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5.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修饰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睫状神经营养因子是天然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的突变体或变异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修饰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睫状神经营养因子为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第17位的半胱氨酸突变为丙氨酸或丝氨酸而形成的突变体;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第63位的谷氨酰胺突变为精氨酸而形成的突变体;睫状神经营养因子中去除C末端的15个氨基酸而形成的变异体;或同时将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第17位的半胱氨酸突变为丙氨酸、将63位的谷氨酰胺突变为精氨酸、去除C末端的15个氨基酸后而形成的变异体。
7.一种修饰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聚乙二醇类聚合物与浓度为0.5mg/mL~5.5mg/mL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溶液混合,其中所述聚乙二醇类聚合物与所述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的摩尔比为1∶1~20∶1,反应体系的pH为7~9.5,在4~37℃下反应0.5~4小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二醇类聚合物与所述睫状神经营养因子按照摩尔比为5∶1混合,反应温度为室温,反应时间为2小时。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睫状神经营养因子溶液的浓度为2.0mg/mL。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体系的pH为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未经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854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