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至少一个换乘层的建筑物内的电梯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99348.8 | 申请日: | 2007-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9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汉斯·科赫尔;斯蒂芬·杨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0 | 分类号: | B66B11/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杨娟奕 |
地址: | 瑞士赫尔***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至少 一个 换乘 建筑物 电梯 装置 | ||
1.一种在具有至少两个电梯的建筑物内的电梯装置,其中该建筑物分成多个建筑物区(G1;G2;G3;G4),且每一个电梯具有至少一个电梯轿厢(7a,7b,7c),每一个电梯轿厢(7a,7b,7c)通过自身的驱动装置(A1,A2,A3)能够在相关的轿厢区(K1,K2,K3;K1.1,K2.1,K3.1,K1.2,K2.2,K3.2)内独立移动,且每一个轿厢区(K1,K2,K3;K1.1,K2.1,K3.1,K1.2,K2.2,K3.2)具有至少一个换乘层(U1.1,U1.2,U2.1,U2.2),其特征在于:
第一电梯具有至少三个电梯轿厢(7a,7b,7c),所述至少三个电梯轿厢(7a,7b,7c)一个在另一个之上地垂直布置在竖井内,并且至少三个轿厢区(K1,K2,K3;K1.1,K2.1,K3.1,K1.2,K2.2,K3.2)被分配到建筑物区(G1,G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二电梯中的至少一个电梯轿厢是多轿厢,所述多轿厢具有垂直布置成一个在另一个之上并且与相同的轿厢区相关的至少两个轿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轿厢服务一个在另一个之上设置的至少两个换乘层(U1.1,U1.2,U2.1,U2.2)。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一电梯的所述至少三个轿厢区(7a,7b,7c)包括中间轿厢和两个相邻电梯轿厢,其中所述中间电梯轿厢(7a)能够在中间轿厢区(K1)内独立移动,且所述两个相邻电梯轿厢(7b,7c)能够在两个相邻轿厢区(K2,K3)中独立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轿厢区(K1)与相邻轿厢区(K2、K3)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电梯轿厢(7a,7b,7c)能够移动通过所述与电梯轿厢(7a,7b,7c)相关的至少三个驱动装置(A1,A2,A3)。
7.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与电梯轿厢(7a,7b,7c)相关的至少三个驱动装置(A1,A2,A3)位于第一竖井壁上或相对的第二竖井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电梯轿厢(7a)的驱动装置(A1)位于第一竖井壁上,且所述相邻电梯轿厢(7a,7c)的两个驱动装置(A2,A3)位于相对的第二竖井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三个驱动装置(A1,A2,A3)交替位于相对的第一竖井壁或第二竖井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4和6-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三个驱动装置(A1,A2,A3)位于不同的竖井高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邻电梯轿厢(7a,7c)的驱动装置(A2,A3)布置在中间电梯轿厢(7a)的驱动装置(A1)的上面或下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中间电梯轿厢的驱动装置(A1)与相邻电梯轿厢的驱动装置(A2,A3)之间在垂直方向上的距离至少为一个轿厢高度。
13.根据权利要求4和6-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驱动装置(A1,A3)位于相同的竖井高度。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装置(A1,A2,A3)具有至少一个发动机(M1,M2,M3)和驱动轮(1a,1b,1c)。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动机(M1,M2,M3)垂直布置在相关的驱动轮(1a,1b,1c)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轮(1a,1b,1c)的轴线平行于第一和第二竖井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因温特奥股份公司,未经因温特奥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934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