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1,2-二氢喹唑啉-4(3H)-酮类化合物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304244.9 申请日: 2007-12-26
公开(公告)号: CN101190899A 公开(公告)日: 2008-06-04
发明(设计)人: 李加荣;张立军;史大昕;王栋;李青;张奇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C07D239/88 分类号: C07D239/88
代理公司: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代理人: 张利萍
地址: 100081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合成 二氢喹唑啉 酮类 化合物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经由邻氨基芳香腈与酮反应制备1,2-二氢喹唑啉-4(3H)-酮(英文名1,2-dihydroquinazolin-4(3H)-one)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1,2-二氢喹唑啉-4(3H)-酮杂环化合物的是一类具有良好生理活性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在抗肿瘤(Bioconjugate Chem.,2002,13:357-364;J.Med.Chem.,2007,50:663-673;Bioconjugate Chem.,2007,18:754-764)、抗炎症(J.Med.Chem.,1971,14:714-717;J.Org.Chem.,1993,58:741-743;Chem.Res.Toxicol.,2000,13:775-784,J.Org.Chem.,2000,65:2773-2777)、抗高血压(Bioorg.Med.Chem.,2003,11:2439-2444)、治疗哮喘(J.Org.Chem.,2001,66:997-1001)、杀菌[(J.Chem.Eng.Data,1986,31:501-502;J.Chem.Inf.Model,2005,45:634-644;J.Med.Chem.,1998,41:1855-1868;J.Chem.Inf.Model,2005,45:634-644)、治疗关节炎(J.Med.Chem.,1968,11:1208-1213;J.Med.Chem.,1985,28:568-576)、除草剂(Eur.Pat.Appl.EP58822,1982)和植物生长调节剂(US Pat.4431440,1981)等方面显示出良好的生物活性。

已知的1,2-二氢喹唑啉-4(3H)-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主要有:①以邻氨基苯甲酸或酯和甲酰氨经由Niementowski反应合成2,3-二氢喹唑啉-4(3H)-酮(J.Heterocyclic Chem.,1971,8:699-672),反应的催化剂可以是氯化亚锡(J.Org.Chem.,2005,70:6491-6493)、对甲苯磺酸(J.Med.Chem.,2000,43:4479-4487)等,该方法步骤少,但反应温度高,不易控制。②催化下以邻硝基或叠氮基苯甲酰胺与羰基化合物反应制得,反应的催化剂可以是碘化钐(J.Chem.Res.,2002,604-605;J.Heterocyclic Chem.,2002,39:1271-1272)、四氯化钛和锌(J.Heterocyclic Chem.,2005,42:173-183;中国化学,2004,22:743-746)、氯化钛和钐(J.Chem.Res.,2003,671-673)组成的低价钛混合物和[Ru3(CO)12]及其它过渡金属配合物(J.Org.Chem.,1993,58:310-312;J.Org.Chem.,2000,65:2773-2777;Synthesis,1991:1009-1010)等,这种方法反应条件温和,产率较高,但催化剂较贵、制备不易,催化活性难以保证。③在对甲苯磺酸催化下,由靛红酸酐、醛和胺进行三组分缩合反应制得(Synthesis,2006,344-348)。④也可以采用固相法合成法经由邻氨基苯甲酸或酯和甲酰胺合成制得(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4,25:462-465),该技术可用于大组合库的合成,产品纯度高,但缺点是反应步骤多,总产率低(TetrahedronLett.,2002,43:939-942)。

综上所述,在1,2-二氢喹唑啉-4(3H)-酮的合成方法中,或者催化剂的价格过于昂贵、活性无保障;或者操作复杂;或者产率太低,这些不足对于它们的合成特别是工业生产都有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1,2-二氢喹唑啉-4(3H)-酮杂环化合物的新方法,即采用邻氨基芳香氰化物与醛或酮反应,生成目标化合物。反应通式为:

其中R为取代基,可以为F,Cl,Br,I,NO2,NO,烷基,酮基,烷氧基或胺基;该取代基的数量和位置不限。R1、R2为H、烷基、环烷基、芳烃基。

反应介质为苯、甲苯、二甲苯、硝基苯、氯苯、环丁砜、二甲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二氧六环、四氢呋喃以及卤代烃类极性溶剂;对于常温下为液态的羰基化合物,除了可以使用前述的反应介质外,自身也可以作为反应介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42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