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热散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1204.2 | 申请日: | 200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77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曾锦文;陈世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G06F1/20;H01L23/373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春发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县芦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热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热散热装置,旨在提供一结构简单,且可快速导热散热的导热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一些电子装置组件,如计算机中的中央处理单元、北桥芯片等,在传输或处理电讯号过程中,会因为阻抗消耗电能而产生大量热量,若这些热量未有效地散逸出去,会影响电子装置的效能、损耗使用寿命,更甚者会损坏而无法使用。因此若一电子装置具有上述会产生大量热能的组件,在设计时,必须考量其散热问题以确保装置运作效能,延伸装置的寿命。目前有许多散热方法应用于各种不同领域、装置之中,根据需求与装置客观条件限制,设计时可搭配不同的散热方法以达到散热目的。
一般为保护电子装置、保护使用者或是为了美观的目的,常将其电子组件置放于一壳体之内,如计算机、电视、随身听等,多数组件都包覆于塑料外壳之中。具有此类结构的电子装置(如计算机)常见的散热方法为:于电子装置发热组件上设置一散热装置,如风扇、散热鳍片等,让热能先由发热组件转移到壳体的空气中,并于壳体上开设数个散热开孔,让热量能经由热对流方式散逸至壳体外面,而为了增加热对流效率,更可增加一风扇,让风扇产生强制对流以加速壳体内热能的排除。
散热鳍片、散热开孔、风扇等,皆为一种散热方法,依不同需求而配合使用。散热开孔的散热方法通常配合其它装置以增加热对流效率,例如上述的风扇。然而使用风扇必须消耗电能,同时也占据空间,在某些电子装置上并不适用(例如拇指碟、无线网络卡等产品)。但若仅单纯使用散热开孔时,其散热效率又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一种导热散热装置,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结构简单,且可快速导热散热的导热散热装置,其甚至可至作成壳体的形式,使置放于壳体内的发热源可将其发出的热能快速导出。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导热散热装置,至少包括有:硅胶层以及石墨导热均热层,其石墨导热均热层设置于硅胶层的一侧表面,而发热源置于石墨导热均热层的另侧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其发热源所发出的热能传送至石墨导热均热层,藉由石墨本身快速导热均热的效果,使热能可均匀散布至导热装置整个板面,再将热能传送至硅胶层利用硅胶散热快速的效果,进而将热能快速散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导热均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导热均热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导热均热装置应用于笔记型计算机的结构立体图。
【图号说明】
1 导热散热装置 11 硅胶层
12 石墨导热均热层 2 发热源
3 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导热散热装置,其整体导热散热装置1的基本结构组成如图1所示,至少包括有:
一硅胶层11,该硅胶层11一侧表面设有一石墨导热均热层12,其利用硅胶层11本身的自黏性,使其与石墨导热均热层12黏合定位。
一石墨导热均热层12,设置于该硅胶层11的一侧表面,如图所示,该硅胶层11与石墨导热均热层12间可以机械压合方式定位,而石墨导热均热层12的另侧表面可设置至少一发热源2,其发热源2可与以石墨导热均热层12接触或非接触方式设置于石墨导热均热层12的表面。
具体使用时,其发热源2所发出的热能传送至石墨导热均热层12,如图2所示,藉由石墨本身快速导热均热的效果,使热能可均匀散布至导热装置整个板面,增加热能扩散面积,再将热能传送至硅胶层11利用硅胶散热快速的效果,进而将热能快速散出,进而获得较佳的散热效果。
如图3所示,是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该导热均热装置1可制作成壳体的形式,如图所示,其导热均热装置1可置作成笔记型计算机的壳体3,当壳体3内部的发热源2(电子组件)运作时,其运作所发出的热能同样由传送至石墨导热均热层12,将热能可均匀散布至导热均热装置1整个板面,增加热能扩散面积,再将热能传送至硅胶层11利用硅胶散热快速的效果,进而将热能快速散出,进而获得较佳的散热效果。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较佳可行的导热散热装置,于是依法提呈新型专利的申请;然而,以上的实施说明及图式所示,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局限本实用新型,是以,举凡与本实用新型的构造、装置、特征等近似、雷同的,均应属本实用新型的创设目的及申请专利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12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艺品制作装置
- 下一篇:双前轴转向汽车轮间与轴间侧滑量一体化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