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产生非圆形光形的发光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4666.X | 申请日: | 200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74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岳勋;许朕纲 | 申请(专利权)人: | 堤维西交通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10 | 分类号: | F21S8/10;F21V3/02;F21V19/00;B60Q1/26;H01L33/00;F21W101/02;F21Y101/02;F21Y113/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树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产生 圆形 发光 装置 | ||
1.一种可产生非圆形光形的发光装置,包含:一个灯壳,以及一个安装在该灯壳上的发光单元;
其特征在于:该发光单元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发光二极管,及至少一个第二发光二极管,每个发光二极管都具有一发光部,其中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部的一水平轴长度大于一垂直轴的长度,而该第二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部的一水平轴长度等于或小于一垂直轴的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产生非圆形光形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部是椭圆形,其水平轴小于垂直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可产生非圆形光形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部是椭圆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可产生非圆形光形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发光二极管位在中央,其数量为四个,而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数量为八个,并对称地位在第二发光二极管的左右两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产生非圆形光形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部是圆形,其水平轴等于垂直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可产生非圆形光形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部是椭圆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可产生非圆形光形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发光二极管位在中央,其数量是四个,而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数量是八个,并对称地位在第二发光二极管的左右两侧。
8.如权利要求2所述可产生非圆形光形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光单元还具有至少一个第三发光二极管,上述第三发光二极管具有一个圆形的发光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可产生非圆形光形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数量是七个,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数量是二个,第三发光二极管的数量是三个。
10.如权利要求1到9中任一项所述可产生非圆形光形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灯壳具有一个供发光单元安装的灯座,以及一个安装在灯座前方并可供光源透出的灯罩,而该发光单元还具有一供上述发光二极管安装的电路基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堤维西交通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堤维西交通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466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慢速功率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润滑油容纳腔的齿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