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金属复合线材高效生产线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3653.9 | 申请日: | 200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48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戴雅康;王玉凯;林波;费兰英;刘少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齐大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6 | 分类号: | B23P23/06;B21C37/04;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闪红霞 |
地址: | 116023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金属 复合 线材 高效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铜包铝、铜包钢等双金属复合线材的生产设备,尤其是一种可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保证生产连续进行以及提高产成品率的双金属复合线材高效生产线。
背景技术:
目前,铜包铝、铜包钢等双金属复合导线线坯的生产方法主要是包覆焊接-拉制法。具体生产方法是将铝杆(钢杆)经过铝杆拉拔机拉拔,之后经过人工对拉拔后的铝杆进行碱水侵泡式去油脂,最后再将铝杆缠绕在铝杆放料架上;同时将铜带放料架上的铜带经过清洗槽、铜带吹干机、铜带切边机、铜带打磨机进行预处理;最后将铝杆、铜带经过由包覆成型机和焊接装置构成的焊接装置、复合线坯拉拔机及收线机等,即用包覆成型机将不断向前运行(由传送装置传送)的铜带围绕铝芯线或钢芯线滚轧成圆管状,然后在氩气保护状态下,用焊接装置(氩弧焊)将铜管的纵缝焊接起来,再通过复合线坯拉拔机进行多道次的拉拔,形成冶金结合的双金属复合线材。现有的生产设备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铜带是成盘装在料架上,一盘仅几百米长,每焊完一盘铜带或铝杆后,必需停机另换一盘铜带或铝杆,使包覆焊接生产过程不能连续不断地进行,停机时间较长,降低了线坯的生产效率,同时也无法生产大盘重的双金属复合导线线坯;
2.铝杆的碱水侵泡式表面预处理方式落后,工人劳动强度高且质量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如未彻底祛除铝杆上的氧化物,则会严重影响铜与铝的冶金结合,导致产品的产成品率低,而且碱水废液和残渣必需经过处理才能达到环保要求,使生产成本提高;
3.氩弧焊机的焊接电流与包覆成型机驱动速度相互独立、互不关联,焊接电流不能随包覆成型机驱动速度的变化而适时调整,导致包覆成型机停车再启动时,在焊缝处出现因驱动速度相对过慢、氩弧焊机电流相对过大而使铜带打孔的现象,致使连续化生产中断;
4.无法实时监测钨极烧损的状况,使氩弧焊机不能选用较大的焊接电流,线坯的焊接速度低(每分种仅能焊接5~7m),进一步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保证生产连续进行以及提高产成品率的双金属复合线材高效生产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双金属复合线材高效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有依次设置的铝杆对焊机1、铝杆放料架2、铝杆拉拔机3;依次设置的铜带放料架4、铜带对接机5、铜带清洗槽6、铜带吹干机7、铜带打磨机9以及依次设置的包覆成型机10、焊接装置11、复合线坯拉拔机12、收线机13;在所述铝杆拉拔机3与包覆成型机10之间设有铝杆扒皮装置14,在所述铜带对接机5与铜带清洗槽6之间设有铜带库15。
所述的铜带吹干机7与铜带打磨机9之间设有铜带切边机8。
所述的铝杆扒皮装置14是固定在包覆成型机10上的铝杆脱皮模孔。
所述铜带库15是设有上面开口的盒状库体16,在开口处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相对滚动的传动轮17、18及相对滚动的传动轮19、20,传动轮17、18中至少一个与铜带库电机M2相接。
在盒状库体1中设置有竖向隔板21,竖向隔板21与盒状库体16的底板22之间有导向开口23,在导向开口23处设有导向轮24。
设有单片机IC1,单片机IC1的输出分别通过变频器25、变频器26、变频器28、变频器29、变频器30、变频器31、变频器32与铝杆拉拔机电机M1、铜带库电机M2、铜带吹干机电机M3、铜带打磨机M5、包覆成型机驱动电机M6、复合线坯拉拔机电机M7、收线机M8相接;所述单片机IC1的输出与焊接装置11相接,焊接装置11的输出通过电流互感器与焊枪相接,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与单片机IC1的输入端相接。
设有单片机IC1,单片机IC1的输出分别通过变频器25、变频器26、变频器27、变频器28、变频器29、变频器30、变频器31、变频器24与铝杆拉拔机电机M1、铜带库电机M2、铜带吹干机电机M3、铜带切边机M4、铜带打磨机M5、包覆成型机驱动电机M6、复合线坯拉拔机电机M7、收线机M8相接;所述单片机IC1的输出与焊接装置11相接,焊接装置11的输出通过电流互感器与焊枪相接,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与单片机IC1的输入端相接。
与单片机IC1的输入端还相接有设置在焊枪旁的摄像装置。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齐大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大连齐大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36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