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警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6889.4 | 申请日: | 200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17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高宝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四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7/00 | 分类号: | G09F7/00;G09F13/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志斌 |
地址: | 210041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警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高空电缆线、信号发射塔、机场高空设施等警示物上的警示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警示装置一般采用警示牌,警示牌方向单一,不易于发现,且有效距离较近,特别是夜间,更不易于发现,给交通安全带来一定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全方位识别的警示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警示装置采用外形为球状的警示球,从而可以360度全方位识别,易于发现,从而及时选择避让。
为了节约材料和减少警示球的重量,警示球采用空心的薄壳设计,同时,为了在夜间使用,在警示球的外表面涂覆有蓄能发光材料涂层,从而可以在夜间释放光能,便于识别。
为了便于加工和装配,所述的警示球由可拆分的相互固定为一体的上半球和下半球组成.
所述的上半球下部内壁上设有槽口,下半球上部外壁上设有插口,下半球嵌入上半球且通过插口和槽口相连。
所述的上半球和下半球分别加工有穿线孔和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上连接有线夹,上半球和下半球通过线夹固定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是对现有技术的改进,警示装置采用球形,具有全方位辨识警示效果佳、空心结构又具有重量轻和安装方便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上半球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下半球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与线缆装配示意图
图4是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警示装置球形警示球,它由上半球1和下半球2组成,在警示球的外表面涂覆有蓄能发光材料涂层,7是穿过警示球穿线口3并与之固定的电缆线,固定方式采用连接在安装孔4上的线夹5,线夹5与球体、线夹5与线夹5之间分别通过螺栓6固定,为防止电缆线磨损,在电缆线外盘有衬套8。
为了防止雨水从球体相接处进入球体,同时又起到加强筋作用,上半球1下部内壁上设有槽口A,下半球2上部外壁上设有插口B,装配时,下半球2嵌入上半球1,插口B和槽口A相连,如图2、图3、所示,具体槽口A和插口B见局部放大图图4、图5。
安装时,首先在电缆线7外盘上衬套8,上半球1、下半球2安装孔上用螺栓连接线夹5,同时,下半球在安装线夹时,球体内部设置塑料线,然后将电缆线穿过下半球2的穿线口3,用安装孔上连接的塑料线将电缆线7固定,然后扣合上半球1,上半球1与下半球2用线夹5固定为一体,固定采用螺栓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四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四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68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