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32位微控制器的控制局域网转接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46811.0 | 申请日: | 200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41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冯伟江;刘俊;李兵;王永生;黄健;杨晓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02 | 分类号: | H04L12/02;H04L29/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叶连生 |
地址: | 211100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32 控制器 控制 局域网 转接 模块 | ||
1.一种基于32位微控制器的控制局域网转接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模块包括32位微控制器最小系统控制电路(1)、以太网通信控制电路(2)、串行通信控制电路(3)、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控制电路(4)、CAN控制及接口电路(5);其中,32位微控制器最小系统控制电路(1)的串行通信接口分别与串行通信控制电路(3)中的串行通信接口相接,32位微控制器最小系统控制电路(1)的以太网通信口与以太网通信控制电路(2)相接,32位微控制器最小系统控制电路(1)通过地址、数据、控制总线与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控制电路(4)相接,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控制电路(4)通过地址、数据、控制总线与CAN控制及接口电路(5)相接,CAN控制及接口电路(5)的出口接外部的CAN通讯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2位微控制器的控制局域网转接模块,其特征在于:32位微控制器最小系统控制电路(1)主要由基于ARM内核的32位微控制器(U1)、FLASH存储器(U2)、SDRAM存储器(U3、U4)、复位控制电路、电源供给电路及其相应配套的电阻电容器件组成;基于ARM内核的32位微控制器(U1)的数据总线与FLASH存储器(U2)的数据线互连,基于ARM内核的32位微控制器(U1)的地址和控制信号的输出端与FLASH存储器(U2)的地址和控制信号输入端相连;基于ARM内核的32位微控制器(U1)的数据总线与SDRAM存储器(U3、U4)的数据互连,基于ARM内核的32位微控制器(U1)的地址和控制信号的输出端与SDRAM存储器(U3、U4)的地址和控制信号输入端相连;复位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接至基于ARM内核的32位微控制器(U1)的复位输入端,复位电路的触发端与按键及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9)相连,实现手动复位及系统上电自动复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2位微控制器的控制局域网转接模块,其特征在于:以太网通信控制电路(2)主要由以太网PHY控制芯片(U8)、有源晶体振荡器(Y3)及带有隔离变压器的网络接口端子(P2)组成;以太网PHY芯片(U8)的输入端与32位微控制器(U1)的介质访问控制MAC接口引脚相连,其输出端与带有隔离变压器的网络接口端子(P2)相连,有源晶体振荡器(Y3)的输出端与以太网PHY芯片(U8)的时钟输入引脚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2位微控制器的控制局域网转接模块,其特征在于:串行通信控制电路(3)主要由高速光电隔离芯片(U14~U16、U19~U21、U23~U25、U28~U30)、DC/DC隔离电源(U13)、RS-232接口控制芯片(U18、U27)、RS-485控制芯片(U17、U22、U26、U31)、通信方式选择跳线(JP5~JP16)及相应配套的电阻电容器件组成;高速光电隔离芯片的输入端与32位微控制器(U1)的串行通信接口引脚相连,高速光电隔离芯片输出端的接收数据信号与接收信号方式选择跳线(JP5、JP8、JP11、JP14)中间引脚相连,通信方式选择跳线(JP6、JP7、JP9、JP10、JP12、JP13、JP15、JP16)的一端与RS-232接口控制芯片(U18、U27)的串行数据引脚相连,另一端与RS-485(U17、U22、U26、U31)的串行数据引脚相连,同一时刻通信方式选择跳线只能跳接选择RS-232与RS-485通信方式之一,RS-232与RS-485输出至转换模块的串行通信输出端子(P1A、P1B)。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2位微控制器的控制局域网转接模块,其特征在于: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控制电路(4)主要由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9)、JTAG接口电路(JD2)组成;32位微控制器的地址、数据和控制信号输出与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9)输入相连,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9)的地址、数据和控制信号输出与CAN控制及接口电路(5)中的CAN控制芯片(U10)相连,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控制电路(4)的JTAG测试信号与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9)的JTAG调试引脚连接,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控制电路(4)实现32位微控制器和CAN控制芯片之间的信号桥梁关系,通过对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编程完成CAN接口电平转换控制、信号转换桥控制及时序控制功能,使32位微控制器的单一指令即可完成对CAN控制芯片的一次完整的读或写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2位微控制器的控制局域网转接模块,其特征在于:CAN控制及接口电路(5)主要由CAN控制芯片(U10)和CAN接口芯片(U11)组成;CAN控制芯片(U10)的输入端与可编程逻辑器件(U9)的输出端连接,CAN控制芯片(U10)的输出端与CAN接口芯片(U11)的输入端连接,CAN接口芯(U11)的输出端到印制板端子,连接至CAN通信网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681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垂直振动感应开关
- 下一篇:基于以太网的大容量多路数字音频网络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