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导轨架升降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2147.0 | 申请日: | 2007-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04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刘跃进;王化龙;胡克田;隰桂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京龙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9/187 | 分类号: | B66B9/187;B66B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少君 |
地址: | 51088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轨 升降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施工升降设备及其自动调平控制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导轨架升降机。
技术背景: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进步,如目前城市的车辆数量急速增长,而现有的停车场和空间已远远不能满足城市的停车需要;随着人口的增长,现有的城市土地远不能满足人们的住房需求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是城市建设中的一项难题,而向地下、向高层发展无疑是解决这些问题可行的办法,因此许多大型建筑也应运而生。大型建筑在给人们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如何使用升降机运输大吨位、大体积的货物,如何提高运输速度,如何将车辆直接运输到地下或高层等等。
现有的单柱升降机,由于运送吨位比较小,一般最大的也只有两吨;如果要做成大吨位的施工升降机,升降机的安全性、稳定性、平衡性很难保证,同时对升降机的结构和质量、升降机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要求也高,这相应会大大增加升降机的制造成本,因此单柱施工升降机很难满足运输大吨位、大体积的货物的要求。
针对单柱施工升降机的缺点,本申请人在2003年申请了专利号为03247905.0、名称为一种双导轨施工升降机,这种施工升降机虽然解决了上述单柱施工升降机的缺点,但由于在吊笼两侧的传动系统靠速度跟踪器来保证吊笼在沿导轨运行时自身的平衡性,同步性精度低,很难保证升降机升降时两套传动系统绝对同步,因而吊笼在沿导轨运行时自身的平衡性很难保证,这可能会导致吊笼、导轨架的倾斜甚至倾覆,制约了双导轨升降机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精度地保证吊笼在沿导轨运行时自身的平衡性的双导轨架升降机。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双导轨架升降机,包括吊笼、双导轨架、双传动机构,导轨架置于吊笼的两侧,传动机构置于吊笼的两侧并与导轨架一一对应,还包括一套利用变频器实现调速控制的机电连锁方法控制的自动调平装置。实现本实用新型双导轨架升降机,改变了以往升降机采用单导轨架作为运行轨道的方式,该升降机有两套传统系统,两组运行轨道,并且通过设有利用变频器实现调速控制的机电连锁方法控制的自动调平装置,高精度地保证吊笼在沿导轨运行时自身的平衡性。
作为改进,机电连锁方法控制的自动调平装置包括安装在左侧传动机构的主电机轴一端、反映左侧传动机构脉冲计数的位置信息的第一编码器和安装在右侧传动机构的从电机轴一端、反映右侧传动机构脉冲计数的位置信息第二编码器,左侧的主变频器和右侧的从变频器;在主变频器内设有第一编码器接口卡、纠编控制卡、第一控制板,纠编控制卡内驻留同步纠偏软件,对两侧变频器的速度给定进行计算和控制;在从变频器内设有第二编码器接口卡、第二控制板;第一编码器与第一编码器接口卡连接,第一编码器接口卡与第一控制板连接,第一控制板与纠编控制卡连接;第二编码器与第二编码器接口卡连接,第二编码器接口卡与第二控制板连接,第二控制板与纠编控制卡连接;主变频器的输出线与主电机连接,从变频器的输出线与从电机连接。机电连锁自动调平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编码器的输出脉冲输入到主变频器的第一编码器接口卡作速度闭环控制,同时脉冲计数反映左侧机构的位置信息;第二编码器的输出脉冲输入到从变频器的第二编码器接口卡作速度闭环控制,同时脉冲计数反映右侧机构的位置信息;纠偏控制卡对主变频器和从变频器的速度给定进行计算和控制;在提升初始位置作零位校正,主变频器和从变频器的速度给定相同;当驱动装置升降时,脉冲计数值变化,代表实际位置的变化,两侧计数的差值反映实际位置的偏差;纠编控制卡以主变频器驱动的驱动装置的位置作为给定,通过PID计算从变频器给定速度的纠正量,与主速度叠加,最终实现从变频器驱动的驱动装置的位置与主变频器驱动的驱动装置位置同步。这种机电连锁方法控制的自动调平装置,不但结构简单,而且调平的精度高、可靠。
作为改进,还包括包含有启/停指令、主速度信息和手动控制信号的可编程控制器,在主变频器内设有第一I/O接口板,在从变频器内设有第二I/O接口板,第一I/O接口板、第二I/O接口板与可编程控制器连接,从而不需通过可编程控制器控制,使结构简单,节约成本。
作为改进,还包括可编程控制器,在主变频器内设有第一I/O接口板,在从变频器内设有第二I/O接口板,第一I/O接口板、第二I/O接口板与可编程控制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京龙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京龙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21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