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车桥式抓斗卸船机的起升开闭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7574.6 | 申请日: | 2007-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04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戚再强;刘永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港机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3/00 | 分类号: | B66C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明成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成;陈紫云 |
地址: | 200125***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车 抓斗 卸船机 开闭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港口装卸船机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小车桥式抓斗装卸船的起升开闭机构。
背景技术
散货卸船机中的小车桥式抓斗卸船机一般为四绳双颚瓣抓斗,通过快速接头分别与四根起绳/开闭钢丝绳相连。为了使抓斗保持平衡状态,从主小车垂下的四根起绳/开闭钢丝绳的长度应基本保持一致。四根绳中如果出现任一根的长度与其他三根不一致,则抓斗将会倾斜。在小车高速运行过程中抓斗将会产生旋转,不利于司机的作业操作;如果抓斗不平衡的情况严重,当小车运行时抓斗将会出现较大范围的侧摆现象,可能导致在卸料过程中抓斗与漏斗上的两侧防风墙发生碰撞,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在卸船机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的调整四根起绳/开闭钢丝绳从小车垂下端的长度,以保持抓斗的平衡。目前由于起升/开闭机构一般为双联卷筒结构,各港口通常采用的调节方法是首先调整两开闭绳或者两起升绳,使两开闭绳或者两起升绳从小车垂下的长度一致,然后再通过单独运行起升或者开闭机构来调整四根绳的长度,最终达到从主小车垂下的四根起绳/开闭钢丝绳的长度一致,从而保证抓斗的平衡。
传统技术中的这种调节钢丝绳长度的方法缺点在于:
1)钢丝绳的浪费很大,每次调整两开闭绳或者两起升绳从小车垂下的长度的时候,都需要将开闭(起升)绳中的其中较长的一根去掉部分长度,以达到两开闭(起升)绳长度一致的目的。造成钢丝绳的浪费。
2)钢丝绳的梨形接头更换次数增多,当两闭绳或者两起升绳从小车垂下的长度不一致,需要调整时,开闭(起升)绳中的其中较长一根需割掉部分长度,在去掉这部分长度时,钢丝绳的梨形接头也随之被切割去了,这个钢丝绳的梨形接头需要重新灌铅制作。造成维修周期增大,维修费用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小车桥式抓斗卸船机,能单独调节每一根钢丝绳的长度。根据本实用新型,在四卷筒差动补偿小车桥式抓斗卸船机中,利用卷筒上原来的安全制动器实现卷筒的单个独立运行,从而实现根据需要任意调整4根钢丝绳自由端长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车桥式抓斗卸船机的起升开闭机构,包括:一组开闭卷筒,卷藏有一组开闭钢丝绳,开闭钢丝绳连接到抓斗,控制抓斗的开闭;一组升降卷筒,卷藏有一组升降钢丝绳,升降钢丝绳连接到抓斗,控制抓斗的升降;一组开闭电机,通过高速轴制动器和差动减速箱驱动所述开闭卷筒收放所述钢丝绳;一组起升电机,通过高速轴制动器和差动减速箱驱动所述升降卷筒收放所述钢丝绳;小车电机,通过高速轴制动器和差动减速箱连接到起升开闭机构的小车连接轴,驱动起升开闭机构的运行。
根据一实施例,所述一组开闭卷筒包括一个左旋开闭卷筒和一个右旋开闭卷筒,其中左旋开闭卷筒卷藏右旋钢丝绳,而右旋开闭卷筒卷藏左旋钢丝绳。所述一组开闭电机包括第一开闭电机和第二开闭电机,分别驱动所述左旋开闭卷筒和所述右旋开闭卷筒。
根据一实施例,所述一组升降卷筒包括一个左旋升降卷筒和一个右旋升降卷筒,其中左旋升降卷筒卷藏右旋钢丝绳,而右旋升降卷筒卷藏左旋钢丝绳。所述一组起升电机包括第一起升电机和第二起升电机,分别驱动所述左旋升降卷筒和所述右旋升降卷筒。
根据一实施例,所述开闭卷筒和升降卷筒中的每一个包括一安全制动器。
根据一实施例,所述差动减速箱包括:第一开闭电机输入轴,连接到第一开闭电机由第一开闭电机驱动;第一定轴轮系,所述第一开闭电机输入轴通过过渡齿轮连接到第一定轴轮系;第一周转轮系,通过过渡齿轮连接到第一定轴轮系,所述第一周转轮系包括第一太阳轮和第一行星轮,第一太阳轮和第一行星轮通过过渡齿轮相连,第一行星架连接到一个开闭卷筒;第二开闭电机输入轴,连接到第二开闭电机由第二开闭电机驱动;第二定轴轮系,所述第二开闭电机输入轴通过过渡齿轮连接到第二定轴轮系;第二周转轮系,通过过渡齿轮连接到第二定轴轮系,所述第二周转轮系包括第二太阳轮和第二行星轮,第二太阳轮和第二行星轮通过过渡齿轮相连,第二行星架连接到另一个开闭卷筒;小车输入轴,连接到小车电机由小车电机驱动;第三定轴轮系,连接到小车输入轴,第三定轴轮系与第二周转轮系中的第二太阳轮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港机重工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港机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75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方波氩弧焊机
- 下一篇:瓦楞纸箱机的吸风传送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