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后收式减摇鳍装置收放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9967.0 | 申请日: | 200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36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牛远振;曾启盛;黎汉荣;徐安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B39/06 | 分类号: | B63B3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褚竺 |
地址: | 20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收式减摇鳍 装置 机构 | ||
1.一种后收式减摇鳍装置收放机构,该机构包括收放油缸、鳍箱、滑套、收放连杆、导向套筒、回转体和锁紧机构等,收放油缸经推力杆驱动连接有滑套,滑套内孔配设有导向套筒呈滑动配合,滑套连接有收放连杆的一端,收放连杆另一端连接有回转体,回转体上设置有鳍的收放转轴,其特征在于:在鳍箱(2)的前立板(20)上组装有厚度可调整的调整板(21),该调整板(21)对应套设在导向套筒(5)的一端,在鳍的工作位置,滑套(3)的一端接触有该调整板(21)形成有自锁角,鳍箱(2)的后立板(20’)上组装有另一厚度可调整的调整板(21’),该调整板(21’)对应套设在导向套筒(5)的另一端,在鳍的收入位置,该滑套(3)的另一端接触有该另一调整板(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收式减摇鳍装置收放机构,其特征是滑套(3)、回转体(6)分别和收放连杆(4)的连接处设置有向心关节轴承(4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收式减摇鳍装置收放机构,其特征是回转体(6)包括有回转臂(61)和本体(62),回转臂(61)在近本体(62)圆柱部分处和本体(6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收式减摇鳍装置收放机构,其特征是在滑套(3)的两端,在滑动衬套(32)的外侧,分别套设有可直接在导向套筒(5)上装或拆的剖分的防尘圈(34),防尘圈(34)的外侧设置有压盖(33)。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后收式减摇鳍装置收放机构,其特征是套筒(5)上套设的防尘圈(34)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斜切口(3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四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996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显示几何和色彩的自动校准和校正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洗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