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后收式减摇鳍装置收放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9967.0 | 申请日: | 200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36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牛远振;曾启盛;黎汉荣;徐安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B39/06 | 分类号: | B63B3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褚竺 |
地址: | 20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收式减摇鳍 装置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少横摇的船只的设备,特别是一种使用水翼作用在周围水面减少船只运动的设备。
背景技术:
船在海洋航行中,在风浪作用下将产生横摇运动,船舶的横摇会使适航性降低,损坏船体结构,影响设备、仪表正常运行,会使货物移位或撞击损坏,也会使乘客船员昏晕,严重的横摇还可能造成危险,对战斗舰艇可能影响或甚至丧失战斗力,为了减少船舶横摇,业者采用种种方法,如舭龙骨、减摇水舱、减摇陀螺、减摇重锤和减摇鳍等等减摇设备;随着技术的进步和高速舰船数量的日益增加,也由于减摇鳍的减摇效果和舰船的航速成正比,减摇鳍已成为较高航速舰船减小摇摆和提高航行性能的重要设备,现有的减摇鳍形式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大类,即非收放式和收放式,并以收放式为主,而收放式则包括折叠式、伸缩式和半伸缩式,其中以折叠式发展较快,先前折叠式减摇鳍大都是前收式结构,但由于后收式结构具有能减小航行阻力、鳍效率高、鳍可布设在舰船船体流线较好部位以提高减摇效果、维护成本低、鳍箱尺寸小等优点,后收式减摇鳍装置在近年得到较大发展;
后收式减摇鳍装置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其收放机构,该机构的现有技术方案是包括有收放油缸、鳍箱、滑套、收放连杆、导向套筒、回转体和锁紧机构等,收放油缸设在导向套筒内,滑套可在导向套筒上作轴向运动,收放油缸和导向套筒固设在鳍箱并和船壳板焊固,设计者在收放连杆中心线和放出的鳍轴线之间的夹角设定一“自锁角”,该自锁角使作用在滑套上的轴向力小于径向力产生的摩擦力,滑套能自锁,从而使鳍保持在工作位置不动;上述自锁角建立的摩擦力值受诸多因素影响而变化,当自锁角小时,滑套自锁能力强,机构油缸起动阻力大,自锁角大时则相反,现有的减摇鳍装置收放机构,大都取值为5°左、右,该值是由鳍箱上挡板和滑套接触界定,而挡板是焊固在鳍箱立板,因此,现有结构的最小自锁角,即挡板和滑套接触后,收放连杆中心线和放出的鳍轴线之间的夹角是“定值”,它无法适应诸多因素影响条件下,装置能选定较佳的最小自锁角,从而给鳍的功能带来负面影响,此外在现有结构上,其使用维护和工艺等方面也存在有待改善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后收式减摇鳍装置收放机构,它能使收放机构的最小自锁角可按需要选择最佳值,以确保鳍工作位置和相应良好的减摇性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后收式减摇鳍装置收放机构,该机构包括有收放油缸、鳍箱、滑套、收放连杆、导向套筒、回转体和锁紧组件,油缸经推力杆驱动连接有滑套,滑套内孔配设有导向套筒呈滑动配合,滑套连接有收放连杆的一端,收放连杆另一端连接有回转体,回转体上设置有鳍的收放转轴,其特点是:在鳍箱的前立板上组装有厚度可调整的调整板,该调整板对应套设在导向套筒的一端,在鳍的工作位置,该滑套的一端接触有该调整板形成有自锁角,鳍箱的后立板上组装有另一厚度可调整的调整板,该调整板对应套设在导向套筒的另一端,在鳍的收入位置,该滑套的一端接触有该另一调整板。鳍收或放的自锁位置,可由调整板的厚度调整,以获得较佳的自锁角值。
收放连杆设置有向心关节轴承,回转体呈组合式,防尘圈采用剖分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可调整厚度的调整板结构,使后收式减摇鳍装置收放机构的最小自锁角,能根据舰船、鳍的设计条件和相应的航行工况,选择最佳值,以简单的结构要素变换,可获得较佳或最佳的减摇性能,本实用新型的向心关节轴承结构,能明显改善各运动构件的承载条件,延长构件的使用寿命,组合式回转体可明显改善大件的制作工艺性,部分防尘圈结构,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结构需拆卸复杂组合件的费工费时操作,大大改善机构的维护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后收式减摇鳍装置收放机构纵剖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向视图。
图3是图1中部分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3中防尘圈示意图(一)。
图5是图3中防尘圈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2,后收式减摇鳍装置收放机构包括有收放油缸1、鳍箱2、滑套3、收放连杆4、导向套筒5、回转体6和锁紧机构。
收放油缸1,是安装在鳍箱2的前后立板上驱动收放机构运动的动力,收放油缸1的活塞杆经二推拉杆和滑套3连接,收放油缸1设置在导向套筒5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四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99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显示几何和色彩的自动校准和校正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洗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