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助力车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8312.X | 申请日: | 2007-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26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罗德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德凯 |
主分类号: | B62M1/10 | 分类号: | B62M1/10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冯忠亮 |
地址: | 610066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助力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人力驱动的车辆有关,尤其与人力三轮车有关。
背景技术:
已有的人力三轮车的轮轴两端通过轴承与车轮连接,轮轴中间固连有单向传动棘轮通过链条与脚蹬链盘传动连接。由于全靠人力传动,在启动时或上坡处十分费力。已有的燃油或电力机动助力车结构复杂,耗费能源,污染环境,使用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在启动时和坡路段驾驶轻松省力的助力车。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助力车,轮轴15通过轴承与车轮11连接,轮轴15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轮轴15与飞轮17固连,轮轴15通过离合器与车轮11传动连接。
为两轮或三轮车,轮轴15与链轮16固连,链轮16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
所说的离合器由游动盘18、内齿盘4、主动齿轮13、第一游动齿轮2和第二游动齿轮19组成,游动盘18和内齿盘4分别通过游动轴承14和内齿盘轴承18与轮轴15连接,内齿盘4与套轴9的一端固连,套轴另一端通过轴承与轮轴15连接,至少一对相啮合的第一、二游动齿轮位于游动盘8的轴3上,主动齿轮13与轮轴15固连,第一游动齿轮2与主动齿轮13啮合,第二游动齿轮19与内齿盘4的内齿啮合,内齿盘4与第一刹车装置1配合,游动盘18与第二刹车装置12配合。
第一、第二游动齿轮各为三个,分别均布在主动齿轮13和内齿盘4的内齿圈的圆周上。
第一、二刹车装置1、12为刹车环,与刹车手把传动连接。
套轴9与车架支撑轴承5连接。
套轴另一端的轴承由滚珠座6、钢珠10和固定螺母7组成,滚珠座6为筒形与套轴9螺纹连接,固定螺母7为环形与轮轴15螺纹连接,钢珠10位于滚珠座和固定螺母之间。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轮轴和车轮通过离合器传动连接,在轮轴与车轮传动分离时,利用轮轴上的飞轮快速转动储能后再使轮轴与车轮传动连接,驱动车辆前进,轻松省力,不消耗能源,不污染环境,可广泛用于人力三轮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为三轮车,后轮轴15与飞轮17、主动齿轮13、棘轮16固连。内齿盘4与游动盘18为位于主动齿轮13两侧,对接后有容纳游动齿轮的空间的圆盘,两者分别通过深沟球轴承8、14与后轮轴15连接,第一、二游动齿轮2、19各为三个,分别均布在主动齿轮13和内齿盘4的内齿圈圆周上,并且位于与游动盘18固连的轴3上。第一游动齿轮2与主动齿轮13啮合,第一、二游动齿轮线相啮合,第二游动齿轮与内齿盘4的内齿啮合。滚珠座6与套轴9连接,滚珠固定螺母7与轮轴15连接,固定螺母与滚珠座之间有钢珠10。
刹车环1、12均为抱箍式刹车环,固定于车架上以手动形式拉线施刹,因车辆轮轴两侧均有抱环1、12,手动施刹时为了两侧抱箍施刹力相等,应在左、右刹车环1、12之中部各加一动滑轮,再用线引至左、右车把处即可。
飞轮传动与离合器工作过程如下:
松开刹车环12,压紧刹车环1,轮轴15上的主动齿轮13和飞轮17作顺时针方向转动,游动齿轮2绕轴3反时针方向转动,同时带动游动齿轮19作顺时针方向绕轴3转动,因内齿盘4被固定无法转动,此时轴3与游动盘18被迫作反时针方向游动(转动)。以上为车辆静止到启动时离合器内运动状态。待飞轮高速旋转后,松开刹车环1、压紧刹车环12,轮轴15和飞轮17仍保持顺时针方向转动,游动齿轮2绕轴3反时针方向转动并带动游动齿轮19绕轴3顺时针方向转动,车轮开始转动。因轴13和游动盘18被固定,无法游(转)动,此时只有内齿盘4作顺时针方向转动,车轮开始转动。以上为车辆运动时离合器内运动状态。此时将刹车环12松开,车辆继续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德凯,未经罗德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83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