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输入门限控制的固体继电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2610.6 | 申请日: | 200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73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任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航天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687 | 分类号: | H03K17/687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欧阳波 |
地址: | 541002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输入 门限 控制 固体 继电器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体继电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输入门限控制的固体继电器。
(二)背景技术
固体继电器是固体元件组成的无触点开关元件,输入端控制输出端的关断或导通,其无可动部件及触点,工作可靠、寿命长,开关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但现有固体继电器输入控制均为单点控制,接通与关断点为同一电压点,对输入电压控制的灵敏度要求较高。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输入门限控制的固体继电器,满足接通电压点与关断电压点分离,并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接通电压点和关断电压点的设计值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具有输入门限控制的固体继电器,包括加速释放电路和与之连接的作为输出端的场效应管,还包括有输入门限控制电路,输入门限控制电路经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或光伏耦合器与加速释放电路连接。输入门限控制电路包括有稳压管及配套的二极管、三极管、电阻及电容,其中稳压管为接通稳压管,设定其稳压值,实现门限控制电路的接通电压控制。
当需要控制关断电压时,增加稳压管为关断稳压管,调整其稳压值,实现门限控制电路的关断电压控制。
本实用新型设计具有输入门限控制的固体继电器,继电器电路设置在印制电路板上,与底座上的功率组件通过电路连接,外壳罩在印制电路板与功率组件上,紧固件连接底座与外壳。
本实用新型具有输入门限控制的固体继电器的运行方法为:当输入门限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不加信号或加关断信号时,输入门限控制电路未接通,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不起振或者光伏耦合器不工作,其控制的场效应管不通,继电器输出端断路。当输入信号达到接通稳压管设置的接通电压时,输入门限控制电路接通,输入电压加到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或光伏耦合器,使之开始工作, 其输出控制电压加在场效应管栅极使之导通,继电器输出端接通。当输入门限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电压下降到关断稳压管设置的关断电压值时,输入门限电路关断,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或光伏耦合器输入断电,场效应管的栅极电压通过加速释放电路快速释放,场效应管关断,继电器输出端开路。
调整接通稳压管的稳压值,控制输入门限控制电路的接通电压;调整关断稳压管的稳压值,控制输入门限控制电路的关断电压。
本实用新型具有输入门限控制的固体继电器及其运行方法的优点为:1、继电器的接通电压点与关断电压点分离,降低了对输入电压控制灵敏度的要求;2、通过调整输入门限控制电路的稳压管的稳压值,可调整继电器的接通电压或关断电压,接通电压设定可在2.7V~32V,关断电压最低设置可达2V。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具有输入门限控制的固体继电器的实施例1的电路结构图;
图2为本具有输入门限控制的固体继电器的实施例1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具有输入门限控制的固体继电器的实施例2的电路结构图。
附图说明:1、输入门限控制电路;2、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3、加速释放电路;4、光伏耦合器;5、印制电路板;6底座;7、紧固件;8、外壳。
第一门限控制电阻R1、第二门限控制电阻R2、第三门限控制电阻R3、第四门限控制电阻R4,第一门限控制三极管V3、第二门限控制三极管V4,第一门限控制二极管V1,第二门限控制二极管V5,接通稳压管V2,关断稳压管V6,滤波电容C1;第一振荡电路电阻R5、第二振荡电路电阻R6、第三振荡电路电阻R7、振荡输出电阻R8,第一电路电容C2、第二振荡电路电容C3、第三振荡电路电容C4,振荡电路三极管V7,变压器T和振荡电路二极管V8;
释放电路三极管V10、释放电路二极管V9、释放电路电阻R9,场效应管V12。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具有输入门限控制的固体继电器的实施例1的电路如图1所示,输入门限控制电路1的输出接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2,电容三点式振荡2电路的输出接加速释放电路3后接作为继电器输出端的场效应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航天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桂林航天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26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SrAl2O4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基于时间域的超低功耗比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