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体燃料发动机混合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4727.8 | 申请日: | 200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51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程伟;吴晓;姜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1/04 | 分类号: | F02M21/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黄行军 |
地址: | 430056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燃料 发动机 混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混合器,尤其涉及一种燃用气体燃料的气体燃料发动机混合器。
背景技术
现今社会发展速度迅猛,能源消耗过快,因此逐渐开发出多种能够替代汽油、柴油的气体代用燃料,如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氢气等。气体燃料具有扩散性好、易混合的特点,且经济性突出,排放性优越,因此燃用气体燃料的发动机正逐步被广大用户所接受。
发动机混合器,是将燃气和空气充分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供给发动机,并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负荷的变化,调整混合气的浓度及供应量,以适应发动机在起动、怠速、加速等不同运行工况下正常运行的需要,保证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性。同时,对于电控发动机,希望能采集更多的数据以便对结果进行更精确的控制。
如今大多数混合器都采用文丘里式,其对动力性能的提升以及对空燃比的精确控制都存在无法弥补的缺陷,部分单点喷射系统所采用喷嘴多为进、出气集中在喷嘴一端,采用一个山字型卡板对喷嘴固定,但实际使用证明混合器上的喷嘴安装孔处比较容易漏气,且此类结构的喷嘴在工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上不理想。而工作稳定,精度较高的喷嘴一般多用于多点喷射方式的布置,该喷嘴的结构为上进气下出气方式,进、出气口分别位于喷嘴的两端,使用一长条形气轨安装在每个喷嘴上,安装不方便,由于气轨长度体积过大,不易移植到单点喷射的方式中,将其布置在单点系统上比较困难。现有单点喷射系统多为采用一段软管将喷嘴进气口与燃气管相连,既存在安全隐患且工作方式也不可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使发动机的运行更稳定,故障率小,使用性能可靠,生产成本低廉,便于安装维护的气体燃料发动机混合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体燃料发动机混合器,包括本体和气箱,在本体中设有主气道,在主气道的侧面设有安装喷嘴的喷嘴安装孔,该喷嘴安装孔经燃气喷射孔与主气道相通,所述气箱为中空结构,中空部分为稳压腔,在稳压腔的外壁上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其特征是在气箱上还设置有气轨压板,所述气轨压板中设有气轨以及与气轨相通的喷嘴固定孔和与稳压腔出气孔相通的气轨进气孔,位于气轨压板中的喷嘴固定孔与位于主气道侧面的喷嘴安装孔之间装有喷嘴。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气轨压板最好为条状结构,其头部有一个向下凸起的凸台,所述气轨为沿纵向设置在气轨压板中间的圆柱形空腔,所述喷嘴固定孔设置在气轨压板的凸台中,所述气轨进气孔设置在气轨压板底面,与气箱稳压腔出气孔位置对应。
在上述方案中的气箱稳压腔的每个出气孔外端表面可以设有一个圆形槽,该圆形槽内放置用于将气轨进气孔和气箱稳压腔出气孔之间密封的密封圈。
所述气轨的轴线与喷嘴固定孔轴线最好垂直。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气箱稳压腔的进气孔可以位于稳压腔的侧壁上,稳压腔的出气孔可以位于稳压腔的顶部,出气孔的数量与喷嘴数量相同。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至少两个喷嘴安装孔可以位于本体一侧的突出部分上,每个喷嘴安装孔经各自的燃气喷射孔与主气道相通。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燃气喷射孔和稳压腔的出气孔均沿主气道轴向布置。
下面以本实用新型使用天然气为例介绍其功能、用途。使用时,需要给混合器配套安装喷嘴、及燃气温度及压力传感器。空气从主气道进入,天然气经过减压后从天然气进气孔进入稳压腔,经过稳压腔后进入气轨压板,通过气轨传输至喷嘴的进气口,由于喷嘴为常闭阀,再由电控系统控制喷嘴的脉宽以实现控制天然气流过喷嘴的流量与时机,最后从喷嘴流出的天然气都进入主气道和空气混合;进行充分混合之后就进入到发动机的进气管内。
本实用新型在稳压腔上还设置了温度传感器安装孔及压力传感器安装孔,安装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便于监控气体燃料的状态,使进气混合、空燃比更精确。
本实用新型的气轨压板既起到输气轨道的作用又起到固定喷嘴的作用且安装方式简洁,工作可靠。其气轨压板与稳压腔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使密封性大为提高。
本实用新型通过气轨压板来连接稳压腔与喷嘴,连接方式为硬连接,替代了以往经常使用的软管连接,使安装、拆卸更简洁,工作更稳定可靠,解决了多点喷射式喷嘴不便于单点集中布置的难题,使发动机的工作更稳定可靠,且使制造成本更加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稳压腔剖示图;
图2是本实施例喷嘴安装孔剖示图;
图3是气轨压板剖示图
图4是本实施例总成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47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