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功能无障碍三层立交桥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4765.3 | 申请日: | 200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66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彭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涛 |
主分类号: | E01C1/04 | 分类号: | E01C1/04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雷速 |
地址: | 430064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功能 障碍 三层 立交桥 | ||
1.一种全功能无障碍三层立交桥,包括东西方向地面直行车道(24、25、26、27、34、35、36、37),地面人行道(41、42、43、44、45、46、47、48),地面右转弯车道(23、31),东向右车道(E)右转弯车道(23)的出口车道(20),其特征是:
1a、在南向右车道(A)立交桥入口处设置有地下直行车道(2、3),及地下直行兼左转弯车道(4)、右转弯兼调头车道(1),南向右车道(A)还设置有东向右车道(E)左转弯车道(21)的出口车道(6)及调头车道(22)的出口车道(5),在南向左车道(B)立交桥出口处设置有高架桥(50)、直行车道(8、9)、调头出口车道(7);
1b、在北向右车道(C)立交桥入口处设置有高架桥(50),直行车道(14、15)、高架桥(50、49)左转弯车道(16)、右转弯兼调头车道(11),北向右车道(C)还设置有西向右车道(G)左转弯车道(32)的出口车道(13)、调头车道(33)的出口车道(12);在北向左车道(D)立交桥出口处设置有地下直行车道(17、18、19);
1c、在东向右车道(E)立交桥入口处设置有地下左转弯车道(21)、地下调头车道(22);在东向左车道(F)立交桥出口处还设置有北向左转弯出口车道(28、29);
1d、在西向右车道(G)立交桥入口处还设置有高架桥(52)、左转弯车道(32)、调头车道(33);在西向左车道(H)立交桥出口处设置有地下南向左转弯出口车道(38、39);
1e、在高架桥(52)上设置有人行上下通道(51、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功能无障碍三层立交桥,其特征是:1a、1b中所述地下直行车道(2、3)、及直行兼左转弯车道(4)由地面经地下负4米通道分别与北向左车道(D)立交桥出口车道(19、18、17)连接,直行兼左转弯车道(4)由地面经地下负4米通道还与西向左车道(H)立交桥出口车道(38、39)连接,所述调头出口车道(7)还与东向右车道(E)左转弯车道(21)的出口车道(6)连接,所述南向左车道立交桥出口处直行车道(8、9)通过高架桥(50)与北向右车道(C)高架直行车道(15、14)连接,右转弯兼调头车道(1)分别与出口车道(30,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功能无障碍三层立交桥,其特征是:1b、1d中所述北向右车道(C)左转弯车道(16)通过高架桥(50、49)与东向左车道(F)出口车道(28、29)连接,右转弯兼调头车道(11)通过高架桥(50)底下与调头出口车道(17)连接,西向右车道(G)左转弯车道(32)通过高架桥(52)的出口车道(13)及高架桥(50)底下地面也与北向左车道(D)调头出口车道(17)连接,西向右车道(G)调头车道(33)通过高架桥(52)、出口车道(12)经地面与西向左车道(H)出口车道(4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功能无障碍三层立交桥,其特征是:1c中所述东向右车道(E)左转弯车道(21)由地面经地下负4米通道、出口车道(6)并经地面与南向左车道(B)的调头出口车道(7)连接,东向右车道(E)调头车道(22)由地面经地下负4米通道、出口车道(5)与东向左车道(F)出口车道(3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功能无障碍三层立交桥,其特征是:人行上下通道(51)通过高架桥(50)、(52)底下地面分别与人行道(43、44、45、46)连接,人行上下通道(53)通过高架桥(50、52)底下地面分别与人行道(47、48、41、4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涛,未经彭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476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连接销拼合的木质盛器
- 下一篇:一种采用活性焦处理废水、污水设备的密封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