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厢底部具有带式平移卸货通路的自卸车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2065.9 | 申请日: | 2007-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94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马宗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宗会 |
主分类号: | B60P1/36 | 分类号: | B60P1/36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志坚 |
地址: | 471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厢 底部 具有 平移 卸货 通路 卸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货物运输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车厢底部具有带式平移卸货通路的自卸车。
背景技术
目前,自卸车主要是在车厢底部设置液压系统,当需要卸货时通过液压系统抬高车厢箱体,使车厢与底盘形成一个前高后低的倾角,使货物利用自身重量沿倾角向后泻出。其存在的最大缺陷是举升期间车厢上部翘起过高,引起重心偏离,较易出现翻车事故;在一些典型的事故案例中,由于驾驶员疲劳驾驶忘了放下车厢而开始行走,因而出现挂断电线、通信光缆、管架及桥梁等车毁人亡的重大事故。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自卸车较易发生事故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厢底部具有带式平移卸货通路的自卸车,本自卸车采用传送带平移卸货,可有效避免重心不稳的技术难题,并且具有成本低、易于实施、安全系数高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厢底部具有带式平移卸货通路的自卸车,包含车辆的原自卸动力系统;在车辆车厢的两侧下部设置有连接至主梁的车厢箱体与主梁连接板,车厢的底部中心设有“T”形中部隔离支撑板,在“T”形中部隔离支撑板的两侧与两个边部斜面之间的下部分别设置有两套带式传送系统,其带式传送系统自车厢前端下部贯通至后门低端,带式传送系统由前、后两端的多角动力轴、轴心、两个多角动力轴之间的支撑滑动轴及包裹在多角动力轴、轴心外部的橡胶输送带构成。
所述的车厢底部具有带式平移卸货通路的自卸车,在橡胶输送带中或下部面上设置有定位加强板。
所述的车厢底部具有带式平移卸货通路的自卸车,在橡胶输送带中或下部面上也可设计为链条结构。
所述的车厢底部具有带式平移卸货通路的自卸车,由于橡胶输送带改为链条结构,其多角动力轴同时也可改变为齿轮结构。
所述的车厢底部具有带式平移卸货通路的自卸车,多角动力轴可设计为至少四个角。
所述的车厢底部具有带式平移卸货通路的自卸车,定位加强板的宽度与多角动力轴的两个角之间的宽度为基本吻合。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越性:
本实用新型的车厢底部具有带式平移卸货通路的自卸车,可利用原车辆液压系统的动力转换为轴向动力,带动多角动力轴使其产生输送带的平移效果,可以彻底避免现有自卸车辆重心不稳的技术难题,本设计在制造过程中可以利用原液压的动力加以简单的改造,其成本会略大于现有自卸机构,但是其社会效益要远大于其自身的成本增加所带来的负面效果,由于技术难度不高,本实用新型不仅方便新车制造,也可对现有车辆进行改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车辆中的所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视图。
图3是图1的B向视图。
图4是图1的C部放大视图。
图中:1-车辆;2-多角动力轴;3-支撑滑动轴;4-车厢;5-橡胶输送带;6-后门;7-“T”形中部隔离支撑板;8-边部斜面;9-车厢箱体与主梁连接板;10-主梁;11-轴心;12-定位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
在图1、2、3、4中:一种车厢底部具有带式平移卸货通路的自卸车,包含车辆的原自卸动力系统;在车辆(1)车厢(4)的两侧下部设置有连接至主梁(10)的车厢箱体与主梁连接板(9);图2、3中:车厢(4)的底部中心位置设有“T”形中部隔离支撑板(7),在“T”形中部隔离支撑板(7)的两侧与两个边部斜面(8)之间的下部分别设置有两套带式传送系统,其带式传送系统自车厢(4)前端下部贯通至后门(6)低端,带式传送系统由前、后两端的多角动力轴(2)、轴心(11)、两个多角动力轴(2)之间的支撑滑动轴(3)及包裹在多角动力轴(2)、轴心(11)外部的橡胶输送带(5)构成;在橡胶输送带(5)中或下部面上设置有定位加强板(12);在橡胶输送带(5)中或下部面上也可设计为链条结构;由于橡胶输送带(5)改为链条结构,其多角动力轴(2)同时也可改变为齿轮结构;多角动力轴(2)可设计为至少四个角;定位加强板(12)的宽度与多角动力轴(2)的两个角之间的宽度为基本吻合。
使用中
利用车辆(1)的自带动力带动多角动力轴(2)转动,使货物产生向后滑动力,车辆(1)的车厢(4)无须翘起便可实现卸货的目的,本设计由于在车厢(4)的下部全部为卸货点,基本不会出现卸不干净的现象,目前来说是一种较为实用的、安全的自卸车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宗会,未经马宗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20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收合的拉腰摆腿健身机
- 下一篇:仿真鸟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