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兼手动两用式随车换胎工具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5990.7 | 申请日: | 200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50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林保超;张素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保超;张素琴 |
主分类号: | B60B29/00 | 分类号: | B60B2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郑永康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手动 两用 式随车换胎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随车换胎的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提供多种操作模式,由此可降低对车用电力的额外负担,无须在顶车换胎当中,还要保持空档发车充电的电动兼手动两用式随车换胎工具。
背景技术
路上车轮突然爆胎或漏气,这是每位驾驶者都怕碰到的突发状况。虽然目前的行车标准及交通安全法规都会规定每辆车必须设置至少一只备胎,及用于换胎的简单随车工具,才是合格的行车准备,但是目前普遍使用的随车换胎工具,并不能让人们很轻松省力地更换车轮,而螺锁车轮的螺帽,偏偏必须以够高的扭力锁牢在车轮上,才不会使车轮行进时松脱,因此,使得驾驶者或助手流了满身大汗、费尽气力还不能拆松锁在车轮上的螺帽。
然而,目前有利用电动机套接轮胎螺帽套筒,以随车插接车用电源,借由电动力量拆下或锁紧轮胎螺帽,但其须全部仰赖车用电源作为扭转轮胎螺帽能量,在轮胎螺帽锁到底紧迫瞬间,须施以极大扭力,才能确保车轮不会脱落,而在拆松轮胎螺帽瞬间,同样须施以足够大的扭力,才能松开轮胎螺帽,导致能供拆换轮胎用的电动机也必须为高功率耗电量大的电动机,如果车辆引擎旁的发电机,充电能量不足或电瓶老旧,蓄电能量差,会造成车辆因电力不足而难以将引擎再发动开车上路的窘境。
因此配置一组可以徒手简易省力地操作就能适当地完成工作的理想换胎工具,应属必要的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电动兼手动两用式随车换胎工具,其能提供多种操作模式,由此可降低对车用电力的额外负担,无须在顶车换胎当中,还要保持空档发车充电。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动兼手动两用式随车换胎工具,是由一电动机的输出端套接减速器,再由减速器输出轴套接轮胎螺帽套筒而成,其特征在于:电动机内,临近碳刷的电枢轴末端,伸出电动机壳形成能由套筒板手套接的轴头,减速器穿出减速器输出轴的端盖上,形成抗反扭力臂,于抗反扭力臂上平行轮胎螺帽套筒适当位置,垂设能套入旁只轮胎螺帽的抗扭转套筒,电动机由导线经一正反转切换开关与点烟器插头连接,以插接车厢内的点烟器插座,与车用电源连接。
且特别在上述端盖上形成的抗反扭力臂,是形成于端盖侧伸出一长臂杆,且该抗反扭力臂上设有一长通槽,该长通槽上平行轮胎螺帽套筒适当位置,设有背端螺锁调节夹固槽位,前端形成能套入旁只轮胎螺帽的抗扭转套筒。
除了上述抗反扭力臂的构成外,另外也可特别以较大板面的端盖上,直接一体伸出形成抗反扭力臂,而抗反扭力臂的臂距是从端盖穿出减速器输出轴中央为中心,呈辐射状向周围多处,以特定差别距离,到一一对应各款车型两相邻轮胎螺帽距离,开设出锁接通孔的孔心,任一锁接通孔能螺锁背端形成螺杆,前端形成供套入旁只轮胎螺帽的抗扭转套筒。
至于减速器内的减速机构为至少一级的环齿轮、太阳齿、行星齿轮支架相套而成。
而电动机壳对应伸出电枢轴的颈孔,嵌埋一轴承,以通过该轴承的内环孔插置承载电枢轴。
又可于端盖对应穿出减速器输出轴的颈孔,嵌埋一轴承,通过该轴承的内环孔插置承载于减速器输出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能提供多种操作模式,由此可降低对车用电力的额外负担,无须在顶车换胎当中,还要保持空档发车充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动兼手动两用式随车换胎工具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动兼手动两用式随车换胎工具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动兼手动两用式随车换胎工具的开启电动换胎实施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动兼手动两用式随车换胎工具的手动换胎实施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动兼手动两用式随车换胎工具的另一构成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电动兼手动两用式随车换胎工具 27….减速器输出轴
10….电动机 28….端盖
11….输出端 28A….抗反扭力臂
12….碳刷 28B….长通槽
13….电枢轴 28C,28D….锁接通孔
13A….轴头 29….轴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保超;张素琴,未经林保超;张素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59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自由状态下常闭的阀
- 下一篇:多天线通信装置和多天线通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