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弯曲损耗、低非线性效应的单模光纤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5598.6 | 申请日: | 200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02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永;吴兴坤;卢卫民;杨军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富通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36 | 分类号: | G02B6/036;G02B6/02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龙祥 |
地址: | 31142***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弯曲 损耗 非线性 效应 单模 光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特别是满足G.656光纤标准的、低弯曲损耗的、低非线性效应的、适用于高速率传输系统和波分复用系统(WDM)的单模光纤。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于传输网建设的主要光纤有两种,即G.652常规单模光纤和G.655非零色散位移光纤。通常G.652单模光纤在C波段1530nm~1565nm和L波段1565nm~1625nm的色散较大,一般为17~22ps/nm·km。在开通高速率系统如10Gb/s和40Gb/s及基于单通路高速率的WDM系统时,必须采用色散补偿光纤(DCF)来进行色散补偿,使整个线路上1550nm处的色散减小。但DCF同时会引入较大的衰减,因此又必须在线路中添置光放大器,这样的构造方式大大增加了系统的成本。此外,随着光纤放大器的应用,超过+18dB以上的光信号被耦合进一根光纤,波分复用技术使一根光纤中有了数十条甚至上百条光波道。这时,较高的光能量聚集在很小的截面上,光纤开始呈现出非线性特性,并成为最终限制传输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当波道波长接近光纤零色散点时,这一现象更加突出。
为避开零色散点附近的非线性影响,G.655光纤的零色散点不在1550nm附近,而是向长波长或短波长方向位移,使得1550nm附近呈现一定大小的色散(ITU-T规范为0.1-6ps/nm·km)。这样,可大幅减轻四波混合的影响,有利于密集波分复用系统的传输。同时,通过1550nm附近的色散值的控制,可保证速率超过10Gbit/s的信号可以不受色散限制地传输300km以上,并可在1530nm~1565nm波长范围内适用于WDM。
为进一步扩展WDM,特别是密集波分复用系统(DWDM)的传输带宽,将其应用波长拓展到更广的范围内,很有必要对光纤的折射率剖面进行改善,降低光纤的色散斜率系数,以使光纤在更广的范围内都有较小(非零)的色散。在此背景下,色散平坦光纤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如S.K.Mondal等在“Effect of opticalKerr effect nonlinearity on LP11 mode cutoff frequency of single-modedispersion-shifted and dispersion-flattened fibers,OpticsCommunications,Volume 127,Issues 1-3,1 June 1996,Pages 25-30”中探讨了色散平坦光纤中科尔效应对单模光纤的截至波长的影响;S.K.Mondal等在“Interesting effect of optical Kerr nonlinearity in expandingsingle-mode regime of optical fibers using dispersion-flattenedprofiles,Optics Communications,Volume 150,Issues 1-6,1 May 1998,Pages 81-84”中提出了一种具有W型包层结构的色散平坦光纤,与G.655相比,该光纤能更有效的抑制光纤的非线性效应;A.V.Belov在“Profile structureof single-mode fibers with low nonlinear properties for long-haulcommunication lines,Optics Communications,Volume 161,Issues 4-6,15March 1999,Pages 212-216”介绍了一种在1.53-1.56μm范围内光纤色散不超过±0.4ps nm-1 km-1的光纤;日本住友的T.Kato等在“Dispersion flattenedtransmission line consisting of wide-band non-zero dispersion shiftedfiber and dispersion compensating fiber module,Optical Fiber Technology,Volume 8,Issue 3,July 2002,Pages 231-239”中报道一种具有复杂剖面结构的色散平坦的非零色散位移光纤,该光纤的有效面积约60μm2,在C波段的色散斜率系数在0.08ps/nm2/km以下,在1500~1600nm范围内光纤的色散在5~11 ps/nm/km;我国长飞公司也推出一种被称为“大保实”的大有效面积的G.655光纤(邮电设计技术,2002年第9期)。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都推动了WDM应用技术向更宽的波长范围发展。在此前提下,为进一步规范这类光纤的标准,并使之真正广泛的应用到实际的传输线路中,2002年5月日本NTT和CLPAJ在日内瓦ITU-TSG15会议上联合提出研究一种新型的被称为G.656的光纤。与G.655光纤相比,该光纤的色散曲线更加平坦,色散系数更小(在1460~1625nm范围内在2~14ps/nm/km之间),能够更好的抑制受激散射和克尔效应。此外,为使G.656光纤和已经敷设的单模光纤进行有效的熔接,规定G.656光纤的模场直径在7~11μm之间。该光纤有望把DWDM传输扩展到1460nm~1625nm的整个波长范围内,被认为是继G.652和G.655后的又一应用广泛的光纤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富通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富通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55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位能调节控制的水平面取水装置
- 下一篇:混合气快速混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