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渣体植被恢复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8404.8 | 申请日: | 200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76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一;叶锦锋;马式地;高国辉;田青怀;廖绫;焦德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B79/00 | 分类号: | A01B79/00;A01G1/00;E02D17/2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小燕 |
地址: | 310014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被 恢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渣体植被恢复结构。适用于公路工程、铁路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以及其他大型工程建设而产生的弃渣体边坡、溜渣体边坡等需要进行边坡植被恢复的情况。
背景技术
目前阶段在渣体上进行植被恢复往往采用覆土撒播种子的工艺,在坡面上直接覆土,然后进行种子撒播或植物移植等,这些措施总体上存在水土流失大、不耐冲刷,后期效果不良的缺点。因水土流失速度快,往往在坡面上形成多条规模不等的冲沟,还会导致渣体内饱水而引起坡体失稳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渣体植被恢复结构,以图解决这些渣体边坡面的植被恢复困难,以及重建植被生态后其后期效果不稳定的问题,减少后期维护和管理等工作。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渣体植被恢复结构,具有渣体,其上覆盖覆土层,覆土层上种植植被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渣体上构建网格骨架结构,其底部埋入渣体中。
所述网格骨架结构采用浆砌块石或干砌块石或钢筋混凝土或素混凝土结构;并且网格骨架结构形成菱形或多拱形或方形或拱架形状。
所述覆土层为一元结构或二元结构。
所述覆土层厚度大于网格骨架结构外露高度;或等于网格骨架结构外露高度;或小于网格骨架结构外露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渣体上构建网格骨架结构,对渣体表面边坡进行了稳定处理并划分出了覆土的细小单元,然后覆盖一层覆土结构,同时通过网格骨架结构的埋入式结构,可以使得网格骨架结构系统与渣体有效融合,形成一体化,大大提高整体性、耐冲刷性。通过覆土层的结构选择,可防止水分流失,进而保证植物生长所必须的水分,从而保持了边坡面上的生态层生长效果,与此同时大大降低了后期养护管理的成本,彻底解决了渣体边坡面的植被恢复问题。
附图说明
图1、图2分别是本实用新型两种典型的断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菱形网格骨架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多拱形网格骨架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方形网格骨架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拱架形网格骨架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元覆土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二元覆土结构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覆土层厚度大于网格骨架结构外露高度的结构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覆土层厚度等于网格骨架结构外露高度的结构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覆土层厚度小于网格骨架结构外露高度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渣体1表面采用浆砌块石或干砌块石或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素混凝土结构等措施,构建网格骨架结构4,如图3、图4、图5、图6所示,其形状可以为菱形、多拱形、方形、拱架形等几何形状。网格骨架结构4底部埋入渣体层,埋入深度可以根据渣体1的厚度、渣的块度以及坡体稳定程度综合选定。所述渣体1上、骨架网格内覆盖有覆土层2,覆土层2结构也有一元结构或二元结构,如图7所示,对渗透性能差的土质和透水性能不好的渣体条件,采用一元土层结构,即直接在渣体表面覆盖一层种植土层2-1;如图8所示,对渗透性能好的土质和透水性能好的渣体条件,采用二元土层结构,首先在渣体表面覆上一定厚度的粘性土层2-2,然后在其上覆种植土层2-1。覆土层2的厚度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为准,可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大于、等于或小于网格骨架结构4外露高度三种(如图9、图10、图11所示)。覆土层2上通过种植手段种植植被层3。
通过上述工艺的实施后,可以迅速在渣体边坡面上进行植被恢复。网格骨架结构4将渣体1表面边坡进行了稳定处理并且划分出了覆土的细小单元,网格骨架结构4的埋入形式可以使表面植被层3与渣体层很好的融为一体,进一步稳定坡面以及稳定覆土层2,覆土层2的结构选择可以有效的控制植物生长层内的水分流失,保持了植被生长所必须的水分条件,植物生长旺盛后可以和覆土层2、网格骨架结构4综合起到对渣体表面的有效防护作用和迅速绿化效果,表层的稳定以及良好的持水性能使得渣体边坡面上的植被恢复后期养护工作大大降低,从而大大降低了后期养护管理的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未经浙江华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84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