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体气辅部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1965.3 | 申请日: | 200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525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和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和君 |
主分类号: | B62D25/00 | 分类号: | B62D2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5800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体 部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体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气辅的车体部件。
背景技术
现在对车体内部件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其中最重要的是车体部件的强度,而车体部件的边缘往往无法达到所要求的强度,容易弯曲。主要是注塑后由注塑机保压,塑料在冷却过程中由于收缩所形成的缺陷,例如产品表面的缩痕等。产品在出模后因残余应力的影响,容易产生翘曲变形,从而降低强度,此外是耗材多重量重,产品的刚性也差,模具寿命容易变短短,造成整个生产过程的效率低下。汽车部件生产厂家对此也加强了这方面的改进,如专利号为CN02829527.7的车体加强件配设结构,提供在构成汽车车体的板件组合形成的汽车结构物内或车体内部配设了加强件后构成的车体加强件配设结构,通过该结构部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车体部件的强度,但由于是通过外设部件的配合从而加大了生产难度,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车体部件强度低,容易弯曲,外表面粗糙等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车体部件强度大,不容易弯曲,表面光滑的一种车体气辅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提供一种车体气辅部件,该气辅分布在车体部件容易弯曲处,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的气辅沿车体部件轮廓排布,且呈条状,气辅与车体部件为一体融造,气辅弧形凸起在车体部件一侧或两侧,气辅内部为空心通腔,且充有气体,气辅的至少一端设有注气孔,注气孔可与气辅空心通腔连通。在车体部件的轮廓处或者容易弯曲、破损的地方通过注塑气辅能够加强该部件的强度,使得在容易弯曲的地方形成一定厚度,所存在的这种厚度使得气辅处的塑料的受力方向与其他部分的受力方向不同,该特殊的受力方向难以破坏气辅的结构,从而增强了与气辅一体连接的车体部件,使车体部件的抗击打能力和弯曲能力大大增强,此外气辅由于是由高压气体注入到塑料中形成的,因而在注塑过程中气辅的外层塑料在压力的作用下向外弧形拱起,拱起处的气辅材质由于收气体挤压作用密度大于部件的其他部位,从而所形成的弧形外表面光滑且紧密,防止水气、杂质的渗入,气辅的空心通腔的结构能够有效的减少热胀冷缩对气辅和车体部件的破坏,空心通腔也减少了车体部件的用料,降低了成本。气辅一端的注气孔与气辅空心通腔连接,在注塑过程中高压气体通过该注气孔对气辅内冲入高压气体,注塑结束后注气孔也被关闭。
作为优选,所述的气辅一端设有注气孔,另一端封闭,靠近注气孔空心段的气辅内充有气体,靠近封闭端的气辅为实心段,且空心段的气辅横截面由注气孔段向封闭段逐渐减小。充气段的气辅能够抵抗来自外界的热冷变化和扭曲等冲击,而实心段的气辅由于气体挤压的原因密度,和厚度都大于周围的材质,同样形成了一种难以弯曲和抗冲击的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气辅两端都设有注气孔,气辅全段都中空且充有气体,气辅的横截面在各段处大小相同。所述的两端的注气孔分别一个为近气孔,另一个为出气孔,该种气辅的结构为全段都为空心通腔,没有实心段,使得全段气辅都具备空心通腔气辅的优点,气辅每段上的强度,密度都基本一致,对热胀冷缩的程度也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的注气孔内部安装有气阀。气阀能够控制注气孔的关闭和开放,通过这种状态变化改变气辅的空心通腔内气体压力,从而改变气辅的各项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的气辅外表面为光滑的弧形,且与车体部件的过渡处为弧形倒角。所述的倒角光滑了气辅的外表和气辅与其他部件的连接处,增大了车体部件的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气辅的空心通腔内充有的气体为氮气。氮气为一种低价稳定的惰性气体,使用这种气体不但能够稳定气辅的结构性能,而且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的气辅内气体的压力为200-300Kg/cm2。该压力的作用能够恰好达到气辅的最佳强度,既能防止气压过低而引起的气辅弯曲,也能防止气压过高而造成的气辅破裂。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成本低、生产方便等特点,尤其是为具有空心通道的气辅使车体部件,尤其是边沿处难以弯曲,增强了抗冲击的能力,增加了气辅和气辅周围部件的材质密度,使车体部件外表由于挤压的原因而光滑、紧密,同时注气孔和阀门的设计扩展了气辅的可控性,可以通过阀门改变气辅内的气体压力变化以达到不同的强度特性,此外中空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昂贵材料的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主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和君,未经张和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19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逆止双封闭防臭地漏
- 下一篇:高压输电系统的过电流融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