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车速的自动关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2974.4 | 申请日: | 200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27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李书福;杨健;赵福全;周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65/42 | 分类号: | E05B65/4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7000浙江省临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速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关锁装置,具体说是一种能提高行车安全的车用车速的自动关锁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现在越来越多的走进了老百姓的生活,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当人驾驶着汽车在行车时,因为汽车速度的原因要保证车门紧闭的同时,车门锁也锁上,不然不管是驾驶员还是坐在车上的人的人身安全不能得到保证,当然放在车里面的财物也不能保证安全。因此针对这样的问题就要有一个判断,在人把车门关上后,车门紧闭的同时车门锁是否锁上,传统的车都是依靠人们自己大脑所做出的判断,这样必然存在判断的误差,不能保证行车的安全性能,还有在车内的人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如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不足:不能保证车门在行车过程中关闭的同时车门锁一定锁上,使得不能行车的安全性能底,而且不能有效保护车内的人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能保证车门在行车过程中关闭的同时车门锁一定锁上,使得不能行车的安全性能底,而且不能有效保护车内的人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保证车在行车过程中车门紧闭的同时车门锁锁上的自动关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种车用车速的自动关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关锁装置包括MCU控制器、车速信号电路、输入电路及中控锁输出驱动电路,该车速信号电路通过输入电路与MCU控制器连接,而MCU控制器通过中控锁输出驱动电路控制中控锁。所述的输入电路包括滤波电路和信号整形电路,车速信号电路连接滤波电路,该滤波电路通过信号整形电路连接MCU控制器。所述的中控锁输出驱动电路包括继电器驱动电路和输出继电器,MCU控制器连接继电器驱动电路,该继电器驱动电路通过继电器控制中控锁。车速信号电路上有车速传感器,当汽车启动后由车速传感器产生一定频率的车速脉冲信号,车速信号的频率与行车速度成正比率,即一定频率的车速信号与行车速度相对应,车速信号经过滤波电路的滤波作用,再通过信号整形电路的整形作用,然后再进入到MCU控制器中,这个MCU控制器可以为PIC16F690;当MCU控制器检测到车速信号时,经过对车速频率的计算,确认行车车速,当行车车速超过30KM/小时时,MCU控制器内建一个相应变量;当MCU控制器同时检测到车门已关闭,且车门锁未锁上时,MCU控制器对响应变量进行检测,当前符合启动自动关锁的条件时,MCU控制器内幕的中控锁驱动电路动作,驱动输出继电器,启动关锁动作,中控锁马达收到300MS的控制关锁信号时,启动关锁,此时中控锁也锁上。这样在车门闭上的同时能保证车门锁锁上,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能,而且有效地保护了车内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作为优选,所述的滤波电路包括滤波电感L及与其一端相连的电容C,电感L和电容C的连接端连接信号整形电路,电感L的另外一端连接车速信号电路,而电容C的另外一端接地。当车速信号进入输入电路时,信号比较杂,先经过滤波,即通过电感和电容起到滤波作用,以使信号进入能符合整形电路的信号。
作为优选,所述的信号整形电路包括电阻R1、R2和稳压二极管D,电阻R2和稳压二极管D并联连接,其中一端接地,另外一端连接R1,该电阻R1和电阻R2及稳压二极管D连接短连接MCU控制器,另外一端连接滤波电路。从滤波电路接收过来的经过滤波的信号,再进过电阻R1、R2及稳压二极管的整形作用,已变成有用的信号再进入到MCU控制器中。
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通过自动关锁装置的设置,与现有技术比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能,有效地保护了车内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方框结构图:
图2是滤波电路电路图;
图3是信号整形电路电路图;
图4是中控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29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