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声波清粉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9534.1 | 申请日: | 2007-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82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颜海鹏;焦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24 | 分类号: | H01M4/24;H01M2/26;H01M4/26;H01M10/28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119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声波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声波除尘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超声波清粉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池的正极板上焊接极耳是电池的生产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程序,一旦出现虚焊、炸火等焊接不稳定的情况将直接影响正极板甚至电池成品的质量。如图1所示,正极板主要由导电基体和正极活性物质等组成,一般而言,导电基体为发泡镍,正极活性物质则为球形氢氧化亚镍。在正极板的制备工艺中,在正极板8’的导电基体上选择好极耳位81’后,还需将极耳位81’的正极活性物质清除,才能在极耳位81’上焊接极耳83,否则发泡镍基体无法完全裸露,极耳83也就不可能良好焊接。上述焊接极耳83的方法可以是电阻焊、激光焊或是超声波焊等。
为了能够有效地将极耳位81’的正极活性物质清除,日本特许公报特开2004-303485、中国发明专利01802608.7和98124337.1均提供了一种清除活性物质的超声波设备,它主要由超声波发生器、换能器、变幅杆、模具、机架和气动元件等几部分组成。工作时,将模具的模头直接作用于电池极板的极耳位81’上,从而将该位置的活性物质去除,这样就暴露出镍基体,然后即可在此部位的镍基体上点焊极耳83。这种技术不仅能够去除大部分的活性物质,而且操作方式简单易行。
但是,此种设备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首先,直接将模具的模头作用于电池极板的极耳位上并不能完全将活性物质去除,这就必然会引起焊接位的炸火、虚焊等问题,影响电池极板的质量;其次,利用超声波去除活性材料的过程中会产生瞬间的高温,高温不仅很容易导致暴露在空气中的发泡镍基体被氧化,使得极耳位的镍丝发黄,导致焊接不良,还会使发泡镍基体的强度下降,在超声波机械振动下极易发生断裂、脱落甚至穿孔,这同样会导致极耳焊接强度的不够,增加电池极板的不良率;最后,使用这种技术在清除活性物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很多粉尘,不符合环保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超声波清粉设备,其可更彻底地清除附着于基体上的粉末。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超声波清粉设备,其具有超声波发生器、能量转换器、振动传递装置、上模、可使该上模移动的推动装置以及液流装置,其中,超声波发生器通过能量转换器与振动传递装置相连接,上模与振动传递装置相连接,所述的上模内设有延伸至上模下端面的上模液流通道,所述的液流装置与上模液流通道相连通。
采用这样的结构以后,由于设置了液流装置,其可提供一定压力的液流,当该液流流过基体时就可将振松的粉末带走,大大提高了清除的效果。将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波清粉设备应用于清除电池正极板上的正极活性物质时,可以有效避免极耳焊接过程中的炸火、虚焊等不良现象的出现,液流还可以将清除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及时带走,防止了发泡镍被氧化,进而就降低了正极板的不良率;另外,液流的流动能及时将振松散的正极活性物质带走、回收,并可起到给模具降温的作用,因此,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环保、经济,延长模具使用寿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焊接有极耳的电池正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实施例的工作状态局部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3中B-B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2至5所示的一种超声波清粉设备,其具有机架1、超声波发生器2、能量转换器3、振动传递装置、上模5、可使该上模5移动的推动装置(图中未示出)以及液流装置(图中未示出),其中,超声波发生器2、上模5、能量转换器3及振动传递装置均安装在机架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95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