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升降警示标志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0795.5 | 申请日: | 200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74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覃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覃华东 |
主分类号: | B60Q1/52 | 分类号: | B60Q1/5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 警示 标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来警示后方车辆的警示标志,尤指一种可电动控制升降收纳的汽车用升降警示标志。
背景技术
当车辆发生故障时,需于后方放置三角警示标志,用以提示后方车辆提早进行反应,避免产生其它交通事故。然而,传统警示标志系由使用者下车步行至后方置放,尤其是步行安置的过程中所需的时间长,具有许多危险,因此如何于第一时间告知后方驾驶人是目前最重要的事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警示标志,安置于车内后窗玻璃处,可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伸展。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升降警示标志,包括:
一三角架本体,包括一第一边架、一第二边架及一第三边架,其中该第一边架与该第二边架分别枢接于第三边架的两端;以及,
一悬吊机构,包含:
一壳体,其内枢设一第一滑轨及一第二滑轨;
一马达,连接一传动轴,于该传动轴上连接三条传动线,该传动线分别连接第三边架、第一滑轨及第二滑轨;
一第一滑轮架及一第二滑轮架,该第一滑轮架及第二滑轮架包含一滑轮组及一吊挂架,该吊挂架枢接于该滑轮组,且该第一滑轮架上的滑轮组置于上述的第一滑轨内,该第二滑轮架上的滑轮组置于上述的第二滑轨内,并使该第一滑轮架上的吊挂架枢接第一边架,该第二滑轮架上的吊挂架枢接该第二边架;
一控制装置,电性连接该马达。
所述传动轴上设有至少二凸块,以将各传动线分开。
所述马达及该传动轴外进一步设有一罩体。
所述壳体为可透光材质。
所述第一滑轮组及该第二滑轮组皆包含二滑轮,且使该吊挂架枢接于该二滑轮间。
所述第一边架、第二边架及第三边架上设有发光体。
所述标志安装于车内后窗玻璃处,以马达为动力达到可展开及收合的三角形警示标志。
所述发光体为发光二极管。
本实用新型利用马达带动传动轴旋转收放传动线,进而带动三角架本体开启或是收纳;当传动线伸长时,该第一滑轨及该第二滑轨会往下旋动,而成一倾斜状态,同时,第三边架会向下移动,而第一滑轮架及第二滑轮架会顺势下滑,使得该三角架本体展开;若欲收合时,则利用马达将传动线收起,带动该第一滑轨、该第二滑轨及该第三边架升起,藉由第三边架升起推动第一边架及第二边架上的第一滑轮架与第二滑轮架向两侧移动,使得第一边架与第二边架向上交叉收纳入该壳体内。再者,该第一滑轮组及该第二滑轮组皆包含二滑轮,且使该吊挂架枢接于该二滑轮间,可增加其滑动的顺畅及稳定。
本实用新型可置于车内后挡风玻璃上方或下方,并将该控制装置设于驾驶座附近,驾驶人仅需按压控制装置即可达到将其展开或收合,相当方便,不会有掉落于外的危险,改善了已知警示架的缺点。同时,安排各边架上的发光体闪烁方式,例如长亮、闪烁、顺闪等,以增加其识别度。
另外,可于该传动轴上设有至少二凸环,将该传动轴区分成三段,用以区隔三传动线,避免造成纠结。于该马达及该传动轴外设有一罩体,可保护该二装置避免受到外物干扰破坏。该壳体为可透光材质所制成,利用其可透光的特性,使其在收纳状态时做为第三刹车灯使用。该马达可使用减速马达,其承载力较大的优点,可利于三角架本体的收纳。
另一设计为置于后窗玻璃下方的可升降的三角警示标志,平时可作为第三刹车灯,需要警示后方时按下控制开关,即由下向上升起,形成一三角形的警示标志,亦同上述的设计原理产生警示的作用。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可于一三角架本体90的后方设有两个马达91,各马达91分别枢接于三角架本体底边与侧边的二枢接处901,藉由马达91带动两侧边展开或收纳,并进一步地于底部92设有一调整高度及斜度的装置,使其置于车后挡风玻璃内时,可调整至适当的高度及符合玻璃的斜度,而可使后方驾驶人容易注易。
附图说明
图1为由下往上展开示意图;
图2为图1展开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实用新型装设于车后挡风玻璃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滑轨与第二滑轮架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收纳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展开或收纳过程的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展开完成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设于车后挡风玻璃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三角架本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覃华东,未经覃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07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