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载盘的改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5504.1 | 申请日: | 200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23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刘相贤;刘奎江;刘聪德;江丰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鼎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683 | 分类号: | H01L21/683;C23C16/458;C23C14/5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肖梅;谢丽娜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载盘的改良结构,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适用于晶圆制程,具有操作维护简易、低成本、以及晶圆高冷却效率的载盘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半导体制程如沉积或蚀刻等制程常造成晶圆处于高温状态,故晶圆散热为晶圆载盘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如图1所示的现有晶圆载盘10,其中包括上盖11、导热层12、封板13、真空隔热件14、冷却回路15、以及多个冷却管路16。冷却回路15设置于封板13与真空隔热件14所围成的封闭空间内,冷却流体(图式未显示)经由多个冷却管路16以连接冷却回路15达到一连续冷却流的效果。真空隔热件14包括一真空隔热区141,此真空隔热区141借助多个接头142(图式仅显示一接头)以抽取真空隔热区141内的空气,以达到隔热以加强晶圆A的冷却效果。然而,此装置的设置与操作十分繁琐,例如多个冷却管路16需外接冷却流体的馈送装置外,还需配置抽气机以控制真空隔热区141内中空气密度。此外,导热层12也会随着热涨冷缩的次数增加而降低热传导效果,导致增加维护成本、降低冷却效率、与可能的操作失误。
因此,提供一操作维护简易、低成本、以及晶圆高冷却效率的载盘,便成为晶圆制程的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一种载盘的改良结构,特别是一种适用于晶圆制程,具有操作维护简易、低成本、以及晶圆高冷却效率的载盘的改良结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载盘的改良结构,包括:一上盖,具有一内凹区与一螺旋状凸肋组,该螺旋状凸肋组设置于该内凹区中;一下盖,具有一顶面与一侧面,该顶面连接于该螺旋状凸肋组的多个凸肋顶部,而该侧面连接于该内凹区的一侧壁;一冷却流道,设置于该内凹区、该螺旋状凸肋组、与该顶面所围成的封闭空间中;以及多个流道出入口,连接于该冷却流道,而其中一冷却流体经由所述的流道出入口进出该冷却流道,以形成一连续冷却流。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晶圆制程,具有操作维护简易、低成本、以及晶圆高冷却效率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中所叙述的载盘的改良结构,可用于晶圆沉积与蚀刻等制程中。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载盘示意图;
图2A为载盘的改良结构的剖面图;
图2B为上盖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10 现有晶圆载盘 11 上盖
12 导热层 13 封板
14 真空隔热件 141 真空隔热区
142 多个接头 15 冷却回路
16 多个冷却管路 A 晶圆
20 载盘 21 上盖
211 内凹区 2111 侧壁
212 螺旋状凸肋组 2121 多个凸肋顶部
22 下盖 221 顶面
222 侧面 223 多个螺丝孔
23 冷却流道 24 多个流道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揭示的各形态内容加以详细说明。
参照图2A,图2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载盘的改良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其中包括一载盘20,此载盘20包括一上盖21、一下盖22、一冷却流道23、以及多个流道出口24。上盖21具有一内凹区211与一螺旋状凸肋组212(参考图2B,其中螺旋状凸肋组212环绕于内凹区211内成一环状螺旋状的几何外形)。下盖22具有一顶面221与一侧面222,此顶面221连接于螺旋状凸肋组212的多个凸肋顶部2121,而侧面222连接于内凹区211的一侧壁2111。冷却流道23设置于内凹区211、螺旋状凸肋组212、与顶面221所围成的封闭空间中。多个流道出入口24,连接于冷却流道23,而其中一冷却流体(图式未显示)经由多个流道出入口24进出冷却流道23以形成一连续冷却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鼎精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鼎精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55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