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28105.0 | 申请日: | 200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62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家豪;郭士毅;赖玮凡;陈韦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1/04 | 分类号: | B62J1/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县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车辆结构,特别是关于一种可对对象进行收纳与保护的车辆结构。
背景技术
图1表示习知摩托车P的示意图,图2表示图1的区域z的放大示意图。
摩托车P包括一车架b1、一坐垫b2、一置物箱b3与一铰链b4。置物箱b3是设置于车架b1上,坐垫b2是经由铰链b4、沿着一轴心c-c而枢接于车架b1,并且利用坐垫b2以可分离方式对置物箱b3进行覆盖。
当欲对坐垫b2进行开启至定位或关闭至密合时,均需藉由使用者所施加的力量下方能达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结构,藉由组合机构操作者可利用电动机进行开启,亦可利用手动方式开启或闭合,收纳对象且进行保护,以防止被偷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车辆结构包括一车架与一组合机构。组合机构设置于车架上。组合机构包括一第一本体、一第二本体与一传动装置。第二本体是以相对于第一本体而可在一第一状态与一第二状态之间运动,第二本体是以可分离方式覆盖于第一本体上。传动装置设置于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传动装置包括一第一中间元件与一第二中间元件。第一中间元件是可在一第一初始位置与一第一既定位置之间运动,第二中间元件是可在一第二初始位置与一第二既定位置之间运动。第一状态可为一开启状态,第二状态可为一闭合状态。第二本体可为一坐垫。
当第一中间元件位于第一初始位置时,第二本体是处于第二状态;当第一中间元件由第一初始位置运动朝向于第一既定位置,第一中间元件是驱动第二中间元件经由第二初始位置运动朝向于第二既定位置;当第二中间元件位于第二既定位置时,第二本体是处于第一状态。
传动装置更可包括一电动机,电动机是连接于第一中间元件,电动机驱动第一中间元件于第一初始位置与第一既定位置之间运动。电动机可为一马达。
传动装置更可包括一第一传动元件与一电动机,第一传动元件是设置于电动机与第一中间元件之间,电动机驱动第一传动元件,并且第一传动元件驱动第一中间元件于第一初始位置与第一既定位置之间运动。第一传动元件包括一齿轮。
第一中间元件是可绕着一轴心而在第一初始位置与第一既定位置之间运动,并且第一中间元件是可沿着轴心而以可分离方式结合至第二中间元件。
第一中间元件包括一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是连接于第一传动元件。第一连接部可包括一齿轮。
第一中间元件包括一第二连接部,第二中间元件包括一第三连接部,第一中间元件的第二连接部是以可分离方式结合至第二中间元件的第三连接部。
传动装置更可包括一弹性装置,第一中间元件包括一第二连接部,第二中间元件包括一第三连接部与一连杆,第一中间元件的第二连接部是以可分离方式结合至第二中间元件的第三连接部,第三连接部是经由连杆而连接于第二本体,弹性装置设置于第三连接部与连杆之间。弹性装置可为一弹簧。
车辆结构更可包括一释放装置,释放装置连接于第二中间元件,释放装置是可用以驱动第二中间元件分离于第一中间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操作者可利用电动机进行开启,亦可利用手动方式开启或闭合,使操作很简便。
附图说明
图1表示习知摩托车的示意图;
图2表示图1的区域Z的放大示意图;
图3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车辆结构及其组合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车辆结构及其组合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5A表示本实用新型组合机构的示意图;
图5B表示本实用新型组合机构的示意图;
图5C表示本实用新型组合机构的示意图;
图6表示组合机构处于被释放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7A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组合机构的局部示意图;以及
图7B表示组合机构处于被释放状态下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第一本体
10~壳体
100~容纳部
2~第二本体
20~铰链
3~传动装置
31~第一传动元件
310~轴心
321、322、323~第一、二、三连接部
324~L型连杆
325~轴部
32m1、32m2~第一、二中间元件
33~电动机
34~弹性装置
40a~接头
40b~头部
41a~板片
41b~连杆
42a~缆线
4a、4b~释放装置
5~控制单元
a-a~轴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81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