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变输送频率的输送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31719.4 | 申请日: | 200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50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朱俊辉;丁孟喜;袁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天奇物流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5/00 | 分类号: | B65G35/00;B65G43/00;B65G47/5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87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变 输送 频率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生产线输送工件的输送系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变输送频率、故障率低的滑板输送系统。特别是基于运用变频器和旋转编码器的滑板线,通过两者的相互配合,可自动完成滑板的输送过程。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消费者对车辆需求的大大增加,汽车生产的生产节拍越来越快,一旦发生故障或故障解决不及时,造成的损失可想而知,因此满足柔性的生产计划、降低故障率、维修及时成为当前汽车物流系统的发展方向。
汽车物流系统传统电气控制系统由变频器、可编程控制器、传感器、现场总线等组成。对于工艺流程复杂、工艺要求较高的线体,传感器的布置复杂,故障率高,给现场调试和维护带来诸多不便,严重地影响生产,已不适应现代化汽车企业高效率的生产要求。
汽车生产线中,要求较高的内饰线传统工艺采用宽板链,一旦板链长度确定,工位数及生产节拍也相应确定,日后变更困难。宽板链采用链条传动,为多点维护,耗时耗力,因此要能柔性的应对生产计划已不再适合,必须采用其它传动方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提出一种可变输送频率、故障率低的输送系统。特别是基于变频器和旋转编码器的汽车内饰滑板线控制系统。电气设备飞速发展,变频器和旋转编码器应运而生。前者通过改变变频器的工作频率来改变电机的转速,为机电控制提供了灵活方便的选择余地;后者与电机轴的转数存在比例关系,反馈给变频器,形成闭环控制,其性能稳定,分辨率高、可靠使用寿命长。两者与传感器配合使用,降低控制系统的复杂性的同时,提高控制系统的精确性。
汽车内饰滑板线以摩擦轮驱动滑板为机械载体,采用变频器和旋转编码器与现场总线及传感器相配合的控制方式,通过PLC或计算机对旋转编码器的信息及各传感器的信号进行比较复杂的比较,并以此为依据改变变频器参数,达到自动平滑地调整摩擦驱动速度的目的,从而实现前后两块滑板平稳地对接。
本实用新型可变输送频率的输送系统,包括输送系统、现场电气设备、控制系统和输出系统,其中输送系统包括由摩擦式输送机、升降机、旋转台及多个检测单元;现场电气设备包括设置在生产线上所需位置的若干旋转编码器和传感器;控制系统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以下简称PLC)或者计算机,用于通过现场总线接收所需传感器及旋转编码器的信息,进行比较复杂的比较后,再由PLC或计算机改变变频器参数,调整电机速度。
本实用新型可变输送频率的输送系统,其中摩擦式输送机是整个摩擦式输送机系统的主体,安装于轨道上,通过摩擦轮旋转时与滑板产生的摩擦力使滑板运行。
本实用新型可变输送频率的输送系统,其中升降机用于不同高度输送线之间的滑板转载,升降机内轨道上亦装有摩擦式输送机,把滑板送入/送出升降机。
本实用新型可变输送频率的输送系统,其中旋转台用于调整所输送装置的运行方向,旋转台内轨道上亦装有摩擦式输送机,把滑板送入/送出旋转台。
本实用新型可变输送频率的输送系统,其中检测单元安装于滑板上,通过检测单元碰触安装于轨道上的开关,给控制系统发送信号,使摩擦式输送机启动和停止。
本实用新型可变输送频率的输送系统,其中现场电气设备包括旋转编码器和传感器,旋转编码器安装在摩擦式输送机附近,用于检测滑板的运动距离。
本实用新型可变输送频率的输送系统,其中旋转编码器可分为增量式编码器和绝对值编码器。
本实用新型可变输送频率的输送系统,其中输出系统由计算机、人机界面、显示屏或打印机构成。
滑板和摩擦驱动的结合使用是输送机技术的发展产物,相对与宽板链的优点有转载柔性高、维修方便、噪音低、环保。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由于本实用新型为采用变频器和旋转编码器技术的滑板线,与单纯使用传感器的板链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输送系统柔性高,可根据滑板的块数协调生产节拍。
2.转载部分柔性高,可调节速度适应生产节拍要求。
3.维修方便,一旦发现可迅速抽出修理,对生产计划影响甚微。
4.无须油雾润滑,经济环保。
5.现场传感器少,布线简单,维护方便。
6.转载部分与工艺部分平稳过度,噪音小,精度高。
总之,在汽车内饰线采用以变频器和旋转编码器为基础的控制系统,配合滑板的优势,通过PLC或计算机对旋转编码器的信息及各传感器的信号进行比较复杂的比较,并以此为依据改变变频器参数,从而满足汽车生产柔性化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天奇物流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天奇物流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17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5G 运输或贮存装置,例如装载或倾斜用输送机;车间输送机系统;气动管道输送机
B65G35-00 其他类不包含的机械输送机
B65G35-02 . 包含有配置成使圆柱形物件在支承表面上滚动的环形牵引元件,如牵引带
B65G35-04 . 包含有挠性载荷运载体,如输送带的,此挠性载荷运载体在一端卷紧而在另一端放松
B65G35-06 . 包含有沿一通路,如封闭通路移动的荷载运载体,并且此运载体适合于与沿通路间隔配置的一系列牵引元件中的任何一个啮合
B65G35-08 . 包含有可在通路,如封闭通路内移动的互不连接的载荷运载体系列,如许多皮带区段,这些载体适合于相互接触并由配置成使每个载荷运载体依次啮合的装置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