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用消声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2285.8 | 申请日: | 2007-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03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曾浩;杨建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04 | 分类号: | F01N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凤桐;王敬波 |
地址: | 518119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消声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发动机排气消声器。
背景技术
一般的排气消声器通常通过结构特征达到消声目的,排气管为一长管,不断地迂回绕圈,再通过壳体封装;因为排气管为长圆管,不能弯折角度过大(易破裂),所以必须在弯折处用弯管焊接起来,设计复杂,加工工时也多,而且复杂的内部结构会使得气流不通畅,大大增加了排气背压,从而增加了动力总成的功率损失。
为此,CN2871858公开了一种汽车消声器,由筒体、三个隔板、进气管、出气管及前、后端盖组成。隔板将筒体分隔成四个腔室,进气管从筒体一端伸进,经第一、第二至第三腔室止,出气管则从第一腔室开始穿过第二、三、四腔室后接出,在进气管、出气管上和隔板上都开有一定数量的微孔,使第一、第二、第三腔室形成共振腔,并第四腔室内填满吸声棉,形成消声腔室,同时在出气管中后段外周也包围有消声套。气体从进气管进入,通过进气管、出气管和隔板上的微孔,在各腔室之间流动,最后从排气管排出。虽然所述消声器使排气气流在消声腔内的流动更畅通,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排气背压,但是,当发动机的转速升高或排气量增加时,要满足输出功率和排气特性的要求,需要增大气流的通过面积,而该消声器中气流通过的面积始终不变,从而对会降低消声效果、增加排气背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消声器中气流通过的面积始终不变,当排气量增加时会降低消声效果、增加排气背压的缺点,提供一种半主动式消声器,可以根据排气量的大小自动调整气流通过的面积,从而适应发动机的不同工况,提高消声效果、降低排气背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用消声器,该车用消声器包括壳体1、进气管4和出气管5;其中,所述车用消声器还包括至少一个隔板2、谐振管6和控制阀8;所述至少一个隔板2的外缘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密闭连接,并且将壳体1的内部分隔为互不连通的至少两个腔室3;所述进气管4从壳体1一端插入,并穿过至少一个腔室3,至少延伸至下一个腔室3中;出气管5从壳体1另一端插入,并穿过至少一个腔室3,至少延伸至下一个腔室3中;位于壳体内的进气管4端口和位于壳体内的出气管5端口不在同一腔室内,进气管4与出气管5至少一部分位于同一个腔室中;位于出气管5端口所在的腔室中的进气管4管体的周向布有通孔;谐振管6的一端位于进气管4端口所在的腔室中,另一端位于出气管5端口所在的腔室中;所述控制阀8通过偏压元件封闭位于出气管5端口所在的腔室中的谐振管6端口6A。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用消声器中,控制阀8会根据发动机的转速而改变其开启或关闭状态。当发动机转速较低时,排气气流不能冲开控制阀8,控制阀8在偏压元件的作用下继续封闭谐振管6,此时进气管4的端口所在的腔室和谐振管共同形成封闭腔,其作用等同与一个赫母霍兹消声器,对排气的中低频噪音进行很好的过滤,消声效果好。当发动机转速较高时,排气气流克服偏压元件的作用力,控制阀8开启,气流可以通过谐振管6循环进入出气管5,排气流通阻力减小,因此功率损失降低。控制阀8开启以后,尾管中发动机燃烧而产生的排气噪声增加,但气阻减小,气流摩擦产生的噪声相对也减小,在高转速时,气体的摩擦噪声是排气噪声的主要成分,因此总噪声量反而降低。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消声器通过发动机排气气流来控制阀门开关,可以根据排气量的大小自动调整气流通过的面积,从而适应发动机的不同工况,解决了消声器中气流通过的面积始终不变,在发动机排气量增加时会降低消声效果、增加排气背压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和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消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消声器的控制阀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消声器在发动机低转速时的气流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消声器在发动机高转速时的气流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消声器在阀门开启、关闭状态的噪声曲线;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消声器在阀门开启、关闭状态的压力曲线;
图7是阻性罐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22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刻楦机刀架
- 下一篇:制造咖啡饮料的酿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