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下型面发光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7406.8 | 申请日: | 200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24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黄宏业;蔡荣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奈普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F1/1335;G02B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春发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下型面 发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接藉由具较薄及较厚部位的光扩散板、三棱镜及反射板的组合应用,使光扩散板可达到亮度均匀效果的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所示,近年来随着液晶电视及个人计算机等液晶显示彩色化的进步,而使用于彩色液晶用背光的面发光装置,均被要求需具备更高亮度的产品,为了达到面发光装置的高亮度化,市面上所售的一般习用的面发光装置,其主要由线性光源1发出光源,并藉由该墨水点7的可吸收特定光源波长的特性,及配合光扩散板3及扩散板2的扩散作用,将光源直接照射于液晶面板6上;然而,习用的面发光装置技术,线性光源1正上方的亮度最高,该墨水点7无法完全解决光线不均的情形,且容易造成异常光点及颜色不均的问题,若欲以调低光量来改善问题,但亦会产生整体亮度变低及光源的利用率降低的问题,而常常为人所垢病。
因此,如何将上述缺失加以摒除,即为本案创作人所欲解决的技术困难点的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置设一具较薄及较厚部位的光扩散板,以吸收及平衡光源达到亮度均匀效果的直下型面发光装置;及提供一种藉由三棱镜及反射板再次折射使放射的光亮增加,使线性光源发出的光源均匀反射至光扩散板的直下型面发光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直下型面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产生光源的线性光源、一扩散板、一光扩散板、一反射板、一灯罩及一液晶面板;其中,该线性光源为数支的线性阴极线管或数支弯设成U型W型的线性阴极线管;该线性光源的正上方置设一光扩散板;该光扩散板的一侧设光扩散板较薄部位及光扩散板较厚部位,该光扩散板较厚部位置设于线性光源的正上方;该补强光源扩散性的扩散板置设于光扩散板的正上方;该反射板置设于线性光源的正下方,其表面涂设有铝箔的材质;该灯罩置设于反射板的正下方,其内部凹设一凹槽,该凹槽容置该线性光源、一扩散板、一光扩散板、一反射板及一液晶面板;该液晶面板置设于扩散板的正上方。
其中,光扩散板的平滑面部份,置设于线性光源的上方,并与光源放射的方向相同。
该光扩散板为透明板,并于扩散板的上方加设三棱镜板及偏光分离板;该三棱镜板的向下面为平滑面,其反面由多数的三角形及波形的三棱镜所组合而成;该三棱镜板的上方亦加设一偏光分离板。
于光扩散板的上方再加设一光扩散板,而该光扩散板的平滑面部位向下,并与光扩散板上方的平滑面相互连接。
该扩散板的正上方加设三棱镜板,并于该三棱镜板的上方加设一偏光分离板。
该反射板于每个线性光源下凹设成数个凹槽状。
该光扩散板的上方堆栈一光扩散板,反射板设数个凹槽状。
该扩散板的上方加设三棱镜板及偏光分离板。
该线性光源的直径为2mm,至反射板的距离为4mm,与光扩散板为7mm,而该线性光源的相互间隔距离为35mm;该光扩散板的光扩散板较厚部位为2mm,而光扩散板较薄部位为1.5mm,且光扩散板较厚部位及光扩散板较薄部位的距离为17.5mm,又该光扩散板较厚部位与扩散板的距离为7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于线性光源亮度最高的位置,置设一具较薄及较厚部位的光扩散板,并利用该光扩散板较厚的部位置于线性光源的正上方,并可将线性光源亮度最高的部份,予以吸收及平衡光源,而可使该光扩散板经扩散后达到亮度均匀的效果,再藉由加设三陵镜,并经三棱镜再次折射使放射的光亮增加,并可配合该反射板可于每个线性光源下凹设成数个凹糟状,藉由每个凹槽状的反射,使线性光源发出的源均匀反射至光扩散板;而使直下型面发光装置发挥至最佳的色彩及亮度,而达可解决色彩不均、色度不均及亮度不均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用的侧面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断面示意图;
图3A、B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动作示意图;
图5A-D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断面示意图;
图6A-D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断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厚度距离分布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亮度比较示意图。
【图号说明】
1...线性光源 2...扩散板
3...光扩散板 4...反射板
5...灯罩 6...液晶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奈普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奈普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74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