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翼门开启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1666.9 | 申请日: | 2007-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63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梁上愚;于隽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凯卓立液压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04 | 分类号: | E05F15/04;B60J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必浩得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关松寿 |
地址: | 518055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开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翼门开启系统。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厢式运输车翼门开启系统,将两个支座分别设置在车厢厢体和翼门上,液压缸固定在两个支座上,由液压缸的伸缩来实现车厢两侧翼门的开启或关闭。现有技术的厢式运输车翼门开启系统有如下缺点:
1.液压缸的巨大推力直接作用在车厢厢体和翼门的局部区域上,对车厢厢体和翼门的结构强度要求很高,如车厢厢体和翼门结构强度不够,则很容易导致车厢厢体和翼门损坏;
2.在翼门开启或关闭过程中,翼门两端的铰链在液压缸的直接作用下受力很大,使用中极易损坏;
3.液压缸的摆动角度接近直角,油管会随液压缸的摆动而弯曲并与车厢摩擦,影响油管的寿命。
现有技术的厢式运输车翼门开启系统亟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翼门开启系统,克服现有技术的汽车翼门开启系统对车厢厢体和翼门的结构强度要求高、翼门两端的铰链、油管极易损坏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车翼门开启系统,包括液压缸、支座,所述支座固定在翼门上,还包括底座、驱动架、调节杆,所述底座固定在车箱上部的支架上,所述驱动架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所述支座活动连接,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架活动连接,所述液压缸的一端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所述液压缸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架活动连接。
所述汽车翼门开启系统的进一步优化是:所述驱动架与所述底座通过销轴连接。
所述汽车翼门开启系统的进一步优化是: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所述支座通过销轴连接。
所述汽车翼门开启系统的进一步优化是: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架通过销轴连接。
所述汽车翼门开启系统的进一步优化是: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架的一端通过销轴连接。
所述汽车翼门开启系统的进一步优化是:所述液压缸的一端与所述底座通过销轴连接。
所述汽车翼门开启系统的进一步优化是:所述液压缸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架通过销轴连接。
所述汽车翼门开启系统的进一步优化是:所述驱动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的一端通过销轴连接。
所述汽车翼门开启系统的进一步优化是:所述液压缸与所述底座的另一端通过销轴连接。
所述汽车翼门开启系统的进一步优化是:所述调节杆两端分别设置螺纹和相应的丝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由于本实用新型将汽车翼门开启系统的液压缸、底座、驱动架等受力部件单独提取出来,应用四连杆机构的原理,进行一体化设计,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液压缸的巨大推力转化为机构自身的一种内力,只要保证机构本身有足够的强度,而其输出力只要稍大于翼门自重即可正常工作,这样对车厢和翼门的结构强度无需特别要求;翼门铰链的受力也比较小,一般不会大于翼门的自重;本方案驱动机构中的液压缸,由于其摆动角度极小,也有利于油管的布置,并减小油管的弯曲和与厢体的摩擦,从而也可提高油管的寿命;本实用新型汽车翼门开启系统是运输车辆技术的一大进步。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汽车翼门开启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翼门开启系统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汽车翼门开启系统将翼门完全打开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汽车翼门开启系统将翼门完全关闭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图3、图4所示,汽车翼门1由上侧板和下侧板两部分组成一个成直角形的整体结构,整个汽车翼门1通过厢体上部纵梁上的铰链与厢体连接,使翼门1可以绕铰链转动。本实用新型汽车翼门开启系统由底座7、驱动架4、液压缸6、调节杆2、支座3和多根销轴组成。底座7固定在车厢7靠近上部的支架上,驱动架4通过销轴与底座7连接,液压缸6则通过销轴与底座7和驱动架4连接,支座3固定在翼门1上部的适当位置,通过调节杆2与驱动架4连接。调节杆2两端分别有左右螺纹,旋转调节杆2可调节其长度,从而调节翼门1在关闭时的松紧程度。
翼门1的开启:在翼门1处于关闭状态时,高压油从液压缸6的无杆腔进入,液压缸6的活塞杆伸出,顶起驱动架4,驱动架4通过调节杆2和支座3带动翼门1缓缓打开。当液压缸6的活塞杆全部伸出后,翼门1完全打开至约90度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凯卓立液压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凯卓立液压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16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