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运输车车厢的门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77511.6 | 申请日: | 200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28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恒斌;杜峻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扬州中集通华专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5/00 | 分类号: | E06B5/00;B60J5/10;B60P1/00;B65D90/0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晓东 |
地址: | 518067广东省深圳市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输车 车厢 门框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输车的车厢,尤其与运输车车厢的门框结构有关。
背景技术
运输车车厢都会设置货物进出的门框,通常车辆的后门门框设置有上横梁,其它需要转动打开部位的门框结构中通常也包括上横梁。
对于普通车辆(如仓栅车或开顶厢式车)的侧门或后门门框上横梁,通常为固定式,但在运输某些较特殊的大件货物,特别是高于门框高度的货物时时,需从后门或侧门吊装,但由于门框横梁的影响而无法进行装载。因而,固定式门框横梁的门框结构成为提高车辆装载能力的瓶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固定式门框横梁的门框结构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转动式门框横梁的运输车车厢的门框结构,增加可通过门框的货物的高度,以满足吊装大件货物的要求。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本实用新型可转动式门框横梁的门框结构的能够装载大件货物的运输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运输车车厢的门框结构,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与所述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之间设置的上横梁、下横梁,所述上横梁可分离的连接于所述第二立柱,所述上横梁与所述第二立柱分离后可沿所述第一立柱作至少90度的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运输车车厢的门框结构,其中,所述门框结构为左右对称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运输车车厢的门框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立柱上设置有一转轴部,所述转轴部设置有可移出的一转轴,所述上横梁可以沿所述转轴作至少90度的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运输车车厢的门框结构,其中,所述上横梁、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二立柱的横截面均为矩形,所述上横梁、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二立柱的门框端面平齐,所述上横梁通过楔形件连接于所述转轴,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柱的门框端面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运输车车厢的门框结构,其中,所述转轴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转轴纵向位移的限位件。
本实用新型的运输车车厢的门框结构,其中,所述限位件为簧卡、开口销或者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运输车,包括底盘车架、行走部分和作为货物装载部的车厢,所述车厢设置有货物进出的门框,所述门框的结构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框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运输车,其中,所述车厢为仓栅式车厢。
本实用新型的运输车,其中,所述车厢为开顶厢,所述开顶厢侧面和/或后面设置有厢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门框结构,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可根据需要将门框横梁向左或向右旋转打开,满足了从该门框装载大件货物特别是超高货物的需要。提高了开顶厢式车或仓栅车的装载能力,提高了运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运输车的后端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门框结构的横梁关闭状态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门框结构的横梁关闭状态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门框结构的转轴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门框结构的横梁打开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运输车的后端外观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门框结构的横梁关闭状态的主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门框结构的横梁关闭状态的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门框结构的转轴部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门框结构的横梁打开状态示意图。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意,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门框结构,上横梁1设置于门框的立柱21与立柱22之间,立柱21上设置有转轴部31,立柱22上设置有转轴部32,上横梁1通过转轴部31的转轴310连接于立柱21,上横梁1通过转轴部32的转轴320连接于立柱22,转轴310移出状态下,横梁沿转轴320可作至少90度的旋转,转轴320移出状态下,横梁沿转轴310可作至少90度的旋转。
如图2和图3所示,转轴部31与转轴部32左右对称设置于上横梁1两端。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门框结构,横梁设置于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的顶端,即上横梁。横梁也可位于两立柱间的其他具有一定高度的位置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扬州中集通华专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扬州中集通华专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75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玩具水枪
- 下一篇:一种三胺熔岩炉烟道气的余热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