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微调汽、机车排气管消音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8108.5 | 申请日: | 2007-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01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森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森茂 |
主分类号: | F01N1/10 | 分类号: | F01N1/10;F01N7/08;B60K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刚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调 机车 排气管 消音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汽、机车排气管,尤其是可微调汽、机车排气管消音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常见的汽、机车排气管,如图1所示,其设有一呈筒状的排气管10,该排气管10端设为入口11延接至引擎,而另一端则设有排气口12,可使车辆产生的废气经由该排气管10作减音等处理后,再由该排气口12排出。而一般机车的排气管有预先在排气管内填充有消音棉,以降低引擎排气时所产生的噪音,由于排气量较大的车辆必须使用更大量的消音棉,以有效减低排气音量使之符合环境噪音管制的规定。虽然市售汽、机车于制造组装时须先通过环保规定及车辆相关检验始可出厂贩售。惟,时下的汽、机车使用者在购得车辆后,为配合自已骑乘汽、机车的爱好或对速度需求,为提升车辆的马力而自行改装者不在少数,然一经改装而排气量增加,同时亦导致排气音量增大,而造成扰人的噪音,此时极须设法降低排气音量;然而,无论车辆是否经过改装,当在夜深人静之时,行驶中的车轮其所发出的排气音量,无疑在清悠的环境中皆成为扰人清静的音源,着实令人困扰。
因此.本实用新型人有鉴于此,乃加以研究与设计,遂得以首先创作出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整车辆排气管排气音量,以有效降低排气噪音的可微调汽、机车排气管的消音结构,以克服传统结构的上述缺陷。
根据上述目的,一种可微调汽、机车排气管消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排气管,排气管内设有接管,接管前端为引擎气口,接管上布设有数透孔,接管尾端接设一与接管垂直连接的通管,通管另侧设有与排气尾管接通的排气通孔,而通管顶端与排气管贯通,通管上端内壁设有内螺纹,通管下方另接设一与排气尾管平行的导管,而在排气尾管上设有一往通管方向延伸的叉管,又排气管后段具有一容室,排气管内则填充有消音棉;
调节器,组装于排气管的通管内,于调节器侧面设有入气口,而相对于入气口的另侧设有通孔,另于该调节器下方设有调节气孔,又在调节器顶面凸伸有一穿杆;
螺盖,穿套于调节器的穿杆,并与通管螺接,该螺盖设有穿孔;
上盖,与调节器的穿杆顶端焊固,于上盖顶面设有挠性线,挠性线则连接至机车把手上的调节钮。
其中,排气尾管往气管尾端凸伸出,排气尾管末端为排气口。
其中,调节器为内呈中空的圆筒状,而调节器的通孔与排气通孔及排气尾管相对应设置。
其中,调节器的外壁套设有塑性定位套环。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可方便地调整车辆排气管排气音量,以有效降低排气噪音,且该调节器在经一段时间使用后,可藉由螺松螺盖以将调节器抽出,以进行积碳的清理,以确保调节器的使用功效并延长调节器的寿命。
有关本实用新型为达上述的使用目的与功效,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兹举出较佳可行的实施例,并配合图式所示,详述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习用的排气管;
图2: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同时参阅〔图2~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设有一排气管2,该排气管2内设有接管20,接管20伸出排气管2前端设为引擎气口21系延接至引擎,于接管20上布设有数透孔200,而在接管20尾端接设一与接管20垂直连接的通管22,该通管22与接管20接通并于相对另侧设有排气通孔220供接设排气尾管23,而该通管22一端贯通排气管2上方管壁设为容置通道221,于容置通道221上端内壁设有内螺纹222,另于通管22下方适当处另接设一往排气管2尾端延伸的导管223,而排气尾管23往排气管2尾端凸伸出去,排气尾管23末端即为排气口230,于排气尾管23上另叉设一叉管231往通管22方向延伸,而在排气管2后段内部空间设为容室24,另在排气管2内填充有消音棉25;
调节器3,组装于排气管2的通管22内,该调节器3为内呈中空的圆筒状,于调节器3侧面设有一入气口30,可供与排气管2的接管20对应,而相对于该入气口30的另侧设有通孔31,该通孔31系与排气通孔220及排气尾管23对应,另于该调节器3下方前壁适当处又设有一调节气孔32,又于调节器3的外壁套设有塑性的定位套环33,使调节器3装入通管22时可藉该定位套环33抵持于通管22内壁而定位,而在调节器3顶面凸伸一穿杆34;
螺盖4,穿套调节器3的穿杆34并与通管2螺接,该螺盖4设有穿孔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森茂,未经陈森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81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