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球阀车床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5776.9 | 申请日: | 200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89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潘善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善美 |
主分类号: | B23B5/06 | 分类号: | B23B5/06;B23B31/30;B23Q5/34;B23Q1/25;B23Q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立成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江涵 |
地址: | 317528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球阀 车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床设备,尤指一种自动球阀车床。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床加工工件时,送料、调节刀架、加工时工件主轴的转动及卸料等工序,全部由人工手动完成,工人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加工效率低下且工件加工精度不够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方位实现自动化的自动球阀车床,该车床不仅摒弃了手工劳作,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且工件加工精度高、加工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
自动球阀车床,由固定于车床底座上、相互连动的工件夹持旋转机构、刀架进给机构、旋盘驱动机构、上料机构及下料机构组成,所述的工件夹持旋转机构包括一夹紧工件的夹头,一夹头气缸带动夹头作开合动作;所述的刀架进给机构包括一组滑台结构的刀架夹及刀架,一刀架夹气缸带动刀架夹在刀架上滑动,刀架固定于一旋盘上,该旋盘可转动的连接于车床底座上,一旋盘驱动机构带动旋盘转动;所述的旋盘驱动机构包括一连杆,其一端铰接于旋盘,另一端铰接一丝杆传动机构,该丝杆传动机构带动连杆摆动;所述的上料机构包括上料轴,一运行气缸带动上料轴作轴向进给动作,一上料气缸带动上料轴作旋转送料动作;所述的下料机构包括一活动套设于夹头上的下料夹,一下料气缸带动下料夹作轴向进给卸料动作。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中心控制系统控制,使工件夹持旋转机构、刀架进给机构、旋盘驱动机构、上料机构及下料机构相互配合连动,实现了完全自动化的送料、工件加工、卸料等工序,工件加工的精度、加工效率得到显著提高,人工成本大大削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床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刀架进给机构、旋盘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料机构及下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的自动球阀车床,主要由固定于车床底座上、相互连动的工件夹持旋转机构、刀架进给机构、旋盘驱动机构、上料机构及下料机构组成。所述的工件夹持旋转机构包括一夹紧工件的夹头1,一夹头气缸18带动夹头作开合动作。
如图1、2所示的刀架进给机构包括一组滑台结构的刀架夹3及刀架5,刀架夹3在刀架5上,一刀架夹气缸4带动底座24作X向滑动,刀架5固定于一旋盘6上,该旋盘6可转动的连接于车床底座上,一旋盘驱动机构带动旋盘6转动;所述的旋盘驱动机构包括一连杆17,其一端铰接于旋盘6,另一端铰接一丝杆传动机构,该丝杆传动机构带动连杆摆动;所述的丝杆传动机构包括一丝杆13、一作为丝杆从动件的机械手12,一机械手气缸20带动机械手12作开合动作,机械手12与连杆17铰接,一气缸10带动机械手12作轴向进给复位动作。该旋盘驱动机构还包括一限制丝杆传动机构位移的限位开关11。
如图1、3所示的上料机构包括上料轴7,一运行气缸9带动上料轴7作轴向进给动作,一上料气缸8带动上料轴7作旋转送料动作;所述的下料机构包括一活动套设于夹头1上的下料夹19,一下料气缸14带动下料夹19作轴向进给卸料动作。
采用上述结构的自动球阀车床,夹头气缸18运行便使夹头1夹紧工件,接下来,中心控制系统的电路控制台2启动主电机使夹头轴16带动工件转动。这时刀架夹气缸4运行推动车床底座使刀架夹3靠近夹头1,刀架夹3固定于刀架5,刀架5固定于旋盘6,旋盘6可转动连接于车床底座,刀架5固定在旋盘6的位置由夹头1所夹工件的直径决定。同时,调速电机15转动,接着气缸10推动运行,将本松开的机械手12推回初始位置复位;接着,机械手气缸20运行将机械手12合拢并紧配合于由调速电机15带动旋转的丝杆13,机械手12跟丝杆13一起旋转向左移动;机械手12、机械手气缸20固定于机械手架23上,连杆17一端用销钉21活动连接于机械手架23上,一端用销钉22活动连接于旋盘6,当机械手12向左移动,旋盘6将进行顺时针转动,使刀架5抵触夹头1上夹紧的工件,开始加工工作。当时机械手12向左移动抵触到行程开关11时,主电机停止转动,夹头轴16不动,刀架夹气缸4逆向运行,使车床底座退回原位,调速电机15同时停止转动,夹头气缸18逆向运行,使夹头1松开工件,再打开下料气缸14,下料气缸14架固设有下料夹19,该下料夹19活动套设于夹头1上,下料气缸14运行将下料夹19向左移动,将夹头1上所夹工件拔离夹头1,落于旋盘6上。开启运行气缸9,推动其上套设有工件的上料轴7至夹头1,运行上料气缸8,将上料轴7上的工件推到夹头1上,再开启夹头气缸18使夹头1夹紧工件,上料气缸8退回,运行气缸9退回,如此循环工作,完成全方位自动化的送料、工件加工、卸料等工序,工件加工的精度、加工效率得到显著提高,人工成本大大削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善美,未经潘善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57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