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燃机废气再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720310164.X | 申请日: | 200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58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辛中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5/07 | 分类号: | F02M25/07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凤桐;常虹 |
地址: | 518119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废气 再循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燃机废气再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发展环保动力是汽车技术的重要方向之一。废气再循环(简称EGR)是控制内燃机氮氧化物排放的常用有效措施。为了降低发动机排放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含量,传统的做法是在排气歧管下游位置连接一根很长的排气管,将该排气管连接到EGR阀上,废气通过EGR阀进入进气系统。由于发动机运行过程中产生振动,容易使管道产生漏气,所以对管路设计时的强度和布局都有一定的要求。此外,由于排气温度很高,如果再循环废气直接进入进气通道,则会导致EGR节流阀过早损坏,所以需要从外部加载冷却装置,以冷却再循环废气。所以传统废气再循环系统的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申请的申请人于2005年12月30日提交了一份题名为“排气歧管、排气歧管垫、气缸盖和EGR阀座”的实用新型申请,该申请的授权公告号为CN2903408Y。作为参考,在此整体引用该申请的内容。本申请是对上述申请的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内燃机废气再循环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燃机废气再循环系统,该系统包括废气引出通道2、废气通道3、废气引入通道4和节流阀9,所述废气通道3设置在内燃机的气缸盖1中,且废气通道3的两端分别与废气引出通道2的一端和节流阀9的入口相通,所述废气引出通道2的另一端与内燃机排气系统相通,所述废气引入通道4的两端分别与节流阀9的出口和内燃机进气系统相通,其中,所述废气引出通道2和废气引入通道4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气缸盖1中。
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气再循环系统将废气通道3设置在气缸盖1中,而且废气引出通道2和废气引入通道4中的至少一个也设置在气缸盖1中,从而减少了管路的用量,甚至不需要增加管路,就可以实现内燃机废气的再循环,从而简化了整个系统的结构,使内燃机废气再循环系统变得紧凑,降低了成本。此外,优选情况下,废气引出通道2和/或废气通道3位于气缸盖1内的冷却水套5的附近,从而不需要另外增加冷却装置,就可以实现内燃机废气的冷却,从而进一步地简化了该系统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燃机废气再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燃机废气再循环系统的废气引入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燃机废气再循环系统的进气管过渡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燃机废气再循环系统包括废气引出通道2、废气通道3、废气引入通道4和节流阀9,所述废气通道3设置在内燃机的气缸盖1中,且废气通道3的两端分别与废气引出通道2的一端和节流阀9的入口相通,所述废气引出通道2的另一端与内燃机排气系统相通,所述废气引入通道4的两端分别与节流阀9的出口和内燃机进气系统相通,其中,所述废气引出通道2和废气引入通道4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气缸盖1中。
可以将废气引出通道2设置在气缸盖1中,也可以将废气引入通道4设置在气缸盖1中,也可以将废气引出通道2和废气引入通道4都设置在气缸盖1中。为了进一步简化该系统的结构,节约管路,优选地,所述废气引出通道2和废气引入通道4均设置在气缸盖1中。
当将废气引出通道2设置在气缸盖1中时,可以使废气引出通道2的另一端与内燃机排气系统的设置在气缸盖1中的一个排气道6相通。可以采用本领域公知的各种方式在气缸盖1中设置废气引出通道2,如可以在气缸盖1中开一个与排气道6相通的凹槽,然后通过螺栓将排气管垫7和排气管法兰8连接在气缸盖排气侧,通过排气管垫7和排气管法兰8将所述凹槽密封,从而形成废气引出通道2。对废气引出通道2的结构和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定,只要能够实现其功能即可。
可以采用本领域公知的各种方式设置废气通道3,如可以在气缸盖1中开一个贯通气缸盖进气侧和排气侧的通孔,使该通孔的一端与废气引出通道2相通,使该通孔的另一端与节流阀9相通,并通过排气管垫7和排气管法兰8将该通孔的与废气引出通道2相通的一端的端面密封,从而防止废气的泄漏。对废气通道3的结构和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定,只要能够实现其功能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101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