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侧面型发光二极管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310186.6 | 申请日: | 200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61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谢忠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亿光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5/00 | 分类号: | H01L25/00;H01L25/16;H01L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土***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面 发光二极管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且尤其涉及一种侧面型的发光二极管结构。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是一种特殊的二极管,可分为上视型(top-view)或侧面型(side-view)的发光二极管,具有效率高,寿命长,不易破损等传统光源无法与的比较的优点。发光二极管被施以正向电压时,可产生电致发光效应,而发出不连续的单色光。若改变所采用半导体材料的化学组成成分时,便可使发光二极管发出在近紫外线、可见光或红外线的光。多半用以指示灯、显示板等的应用;近来也被用作照明的应用,如:白光LED。
一般现有技术的发光二极管均将其ESD防护元件放置于发光二极管的同一侧,使得发光二极管于发光时,其ESD防护元件可适时提供发光二极管芯片不受ESD影响的保护,然而,ESD防护元件可能会遮蔽发光二极管芯片些许的光源,导致发光二极管的出光效率有限,浪费了发光二极管芯片所发出的光源,故,如何解决上述的缺点及不便,而有效提升发光二极管的出光效率,以设计出一种改良式发光二极管结构,便是此业界所亟欲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侧面型发光二极管结构,用以提高出光效率、提供不同的出光角度以及降低ESD防护元件的遮光影响。
根据本新型的上述目的,提出一种侧面型发光二极管结构,于此二导电接脚上注胶形成一底座,使得底座的两对应侧分别形成一前凹槽及一后凹槽,其中此二导电接脚的一端分别固定于底座内,且相互面对,另端则以相反的方向伸出底座外,且此二导电接脚一端的两侧分别显露于前、后凹槽内,并于前凹槽内电气连接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芯片,再于后凹槽内电气连接一电磁波防护芯片,再于前凹槽内注胶形成第一封装部,以供保护发光二极管芯片,于后凹槽内注胶形成第二封装部,以供保护电磁波防护芯片,最终再于底座上具有前凹槽的一侧覆盖有一透镜盖,透镜盖用以调整发光二极管芯片所发出光线的出光角度。
根据本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透镜盖可呈单峰的圆弧状,可供发光二极管芯片所发出的光线集中于该透镜盖后,而由该透镜盖发射出去。
根据本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该透镜盖可呈双峰的圆弧状,其中双峰特征的形状可供发光二极管芯片所发出的光线通过该透镜盖扩散地发射出去。
综上所知,本新型将电磁波防护芯片远离发光二极管,使得发光二极管其中一方向所发出的光线,便不再被电磁波防护芯片所遮蔽,如此,便可提高出光效率,降低ESD防护元件的遮光影响,而透镜盖更可有效地提供不同的出光角度。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绘示本新型侧面型发光二极管的立体图;
图2绘示本新型侧面型发光二极管的侧边剖面图;
图3绘示本新型侧面型发光二极管具有第一圆弧体外观示意图;
图4绘示本新型侧面型发光二极管具有第二圆弧体外观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底座 53:第二圆弧体
11:前凹槽 530:凹陷部
111:第一封装部 531:第一区域
13:后凹槽 532:第二区域
131:第二封装部 7:发光二极管芯片
3:导电接脚 71:第一导线
5:透镜盖 9:电磁波防护芯片
51:第一圆弧体 91:第二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侧面型发光二极管的改良结构,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图1绘示本新型侧面型发光二极管的立体图,图2绘示本新型侧面型发光二极管的侧边剖面图。其结构至少包含一底座1、二导电接脚3、第一封装部111、第二封装部131及透镜盖5,此底座1于具有此二导电接脚3的模具内灌注一胶材(如:具环氧树脂的胶材)所形成,使得底座1的两对应侧分别形成一前凹槽11及一后凹槽13,其中此二导电接脚3的一端分别于此底座1内相互面对,其一面面对前凹槽11,并显露于前凹槽11,而另一面则面对后凹槽13,并显露于后凹槽13,此二导电接脚3的另端则分别以相反的方向伸出底座1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亿光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亿光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101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