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滑板车无效
申请号: | 200720311328.0 | 申请日: | 200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61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放 |
主分类号: | B62D11/08 | 分类号: | B62D1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54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滑板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促使滑板车两后轮连续前转,并能产生轮速差的差(chā)速驱动装置,尤其是能只操控一个手柄便能在驱动的同时、同步控制行驶状态的多功能滑板车。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滑板构造由前轮机构(定向、万向)、后轮机构(定向)在踏板前后部安装而成。定(万)向轮机构由两个滑轮通过轴承在定(万)向支架两端装配构成。滑板车在滑板的基础上在前部加装车头、车把。滑板,滑板车均脚蹬地面驱行,并需多次下车蹬地,才能连续行驶。滑板转向需脚蹬板尾,人体借助滑板腾起的弹力在空中转体,脚顺势带动滑板完成转向。但这需要高超的身体技能,一般非专业滑手很难作到,且滑板行驶速度较快,操控方向不易,给安全滑行带来隐患。滑板车滑行时,可手握车把控制前轮方向,但该车笨重、体大,使得灵活性、技巧性、滑速均不如人意,且发生碰撞或摔倒时,车头、车把对人体伤害存在隐患。
发明内容
为克服滑板操控方向难,滑板车笨重、灵巧差,且构件有伤人隐患,及均不能人不下车而连续行驶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滑板车,该车不仅能脚不下车,只操控一个手柄就驱动连续滑行,而且能方便地同步操控行驶的速度和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踏板前部安装一个万向轮机构,在踏板后部安装一个定向支架,两后轮通过轴承装配支架两端,螺母锁紧,设置一个驱动并复位装置,将超越离合器飞轮设置后轮体,使飞轮被动轮被包在后轮体内,飞轮主动轮内侧与转毂外侧连通,两驱动绳分别将一端在转毂外槽联固,并按后轮前转方向在槽内缠绕后,另一端联固踏板上方一手柄两端,转毂腔内设置复位弹簧,簧两端分别联固腔壁和支架,簧旋向与绳绕向一致;端盖安装在支架两端面。左右驱动复位装置以转毂朝内,且后轮前驱对称安装。当驱动绳受拉延伸时,就带动转毂和飞轮主动轮同步前转,从而驱动飞轮被动轮和后轮前转,且拉力越大,转动越快,因两驱动装置相对独立,即拉动一根驱动绳,只能驱动同一装置中连带的后轮前转,两装置驱动绳各有一端联接踏板上方同一手柄两端,故拉动手柄时,两绳也同时被拉,两后轮就同时被驱前转;当手腕运用挑拉,抖拉等技巧拉动手柄时,让手柄两端的驱动绳在瞬间产生拉力差,则两后轮间也会产生对应的转速差,拉力差越大,则轮速差也越大,滑板车此刻会向轮速低的方向加速转行;若两绳的瞬间拉力差越小,则两后轮对应的轮速差也越小,滑板车此瞬间也就越趋近于直行,复位弹簧在绳受拉时,随转毂前转而在支架上缠紧,当拉力停止时,转毂在复位簧反向弹力作用下回转,使驱动绳在转毂槽中复缠至被拉前的初始状态,完成一次循环。周而复始,则达到操控一个手柄实现连续驱动并时时控制行驶状态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双脚一直踩在踏板上,用手操控一只手柄,就可驱动滑板车连续行驶,并能同步控制行驶的速度及方向,不但保持了滑板的轻巧灵便,还丰富了花样滑行的多样性,且操控简单,易于掌握,尤其是提高了滑行的安全系数,利于普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多功能滑板车侧视结构原理图。
图2是图1的K向半剖构造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中名称:1.手柄,2.驱动绳,3.踏板,4.转毂,5.复位弹簧,6.定向支架,7.后轮,8.飞轮被动轮,9.飞轮主动轮,10.轴承,11.螺母,12.端盖,13.万向轮机构,14.超越离合器复合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万向轮机构13装配在踏板3前部,踏板宽度应大于两轮间宽。
在图2、图3所示实施例中,轴承10安装复合轮14内孔两端,复位弹簧5外圈端头联接转毂4腔壁螺孔处,其旋向与轮前转方向相同;驱动绳2的一端联接在转毂4外槽螺孔处,并按前驱方向在槽内缠绕4圈后,将复合轮14装配定向支架6两端,螺母11锁紧,装配中同步联接复位簧5另一端于定向支架6的轴面螺孔处,驱动绳2上穿踏板孔与手柄1两端联接,手柄与踏板平行,间距40~50cm;端盖12由螺栓安装在定向支架6端面螺孔;复位簧两端联固后,应能随转毂再前转4圈以上,且回弹力保证转毂轻松地完全复位;定向支架与复合轮直径应与踏板前部选用的万向轮机构配套,保证总装后,踏板与地面平行。
注:超越离合器飞轮与自行车飞轮功能相同,形状和尺寸稍有差别。其功能为主动轮能驱动被动轮朝一个方向同步转动,当主动轮减速、停止或反转时,被动轮不受影响,能在惯性的作用下续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放,未经杨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113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