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射型TFT基板及反射型TFT基板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05049.4 | 申请日: | 200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9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井上一吉;矢野公规;田中信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G02F1/1368;H01L21/336;H01L29/78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贵亮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 tft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射型TFT基板及反射型TFT基板的制造方法。特别是,本发明的反射型TFT基板具备氧化物半导体层、金属层、保护用绝缘膜。氧化物半导体层是TFT(薄膜晶体管)的活性层。金属层在氧化物半导体层上由通道部分隔地形成,并且作为源配线、漏配线、源电极、漏电极及像素电极发挥作用。这样,反射型TFT基板就会长时间稳定地动作。另外,根据本发明,可以削减制造工序而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此外,还可以消除对栅配线之间相互干扰(串扰:crosstalk)的担心。
背景技术
LCD(液晶显示装置)或有机EL显示装置由于显示性能、节能等原因而被广泛地利用。特别是作为携带电话或PDA(个人用携带信息终端)、个人电脑或笔记本型个人电脑、电视等显示装置来说,它们基本上成为主流。这些显示装置中,一般来说使用TFT基板(也包括反射型TFT基板)。
例如,液晶显示装置在TFT基板与对置基板之间填充有液晶等显示材料。另外,该显示材料在每个像素中被选择性地施加电压。这里,TFT基板是配置有由半导体薄膜(也称作半导体膜)等制成的TFT(薄膜晶体管)的基板。一般来说,TFT基板由于以阵列状配置TFT,因此也称作「TFT阵列基板」。
而且,在液晶显示装置等中所用的TFT基板中,在玻璃基板上纵横地配设有TFT与液晶显示装置的画面的一个像素的组(它被称作一个单元)。TFT基板中,在玻璃基板上,例如沿纵向等间隔地配置栅配线,沿横向等间隔地配置源配线或漏配线的一方。另外,在构成各像素的上述单元中,分别设有源配线或漏配线的另一方、栅电极、源电极及漏电极。
<TFT基板的以往的制造方法>
作为该TFT基板的制造方法,通常来说,已知有使用5片掩模的5片掩模工艺、利用网目(halffone)曝光技术而使用4片掩模的4片掩模工艺等。
但是,此种TFT基板的制造方法中,因使用5片或4片掩模,而使得其制造工艺需要很多的工序。例如,4片掩模工艺需要超过35个步骤(工序)的工序,5片掩模工艺需要超过40个步骤(工序)的工序。当像这样工序数增多时,制造材料利用率就有可能降低。另外,当工序数多时,工序就会变得复杂,制造成本也有可能增大。
(使用了5片掩模的制造方法)
图11是用于说明以往例中的TFT基板的制造方法的概略图,(a)表示形成了栅电极的剖面图。(b)表示形成了阻蚀层的剖面图。(c)表示形成了源电极及漏电极的剖面图。(d)表示形成了层间绝缘膜的剖面图。(e)表示形成了像素电极的剖面图。
图11(a)中,在玻璃基板210上,使用第一掩模(未图示),形成栅电极212。即,首先,在玻璃基板210上,利用溅射堆积金属(例如Al(铝)等)。然后,使用第一掩模利用光刻法形成抗蚀剂。然后,通过以规定的形状蚀刻而形成栅电极212,将抗蚀剂磨光。
然后,如图11(b)所示,在玻璃基板210及栅电极212上,依次层叠由SiN膜(氮化硅膜)构成的栅绝缘膜213及α—Si:H(i)膜214。然后,堆积作为通道保护层的SiN膜(氮化硅膜)。然后,使用第二掩模(未图示)利用光刻法形成抗蚀剂。然后,使用CHF气体将SiN膜干式蚀刻为规定的形状,形成阻蚀层215,将抗蚀剂磨光。
然后,如图11(c)所示,在α—Si:H(i)膜214及阻蚀层215上,堆积α—Si:H(n)膜216。然后,在其上使用真空蒸镀或者溅射法堆积Cr(铬)/Al双层膜。然后,使用第三掩模(未图示)利用光刻法形成抗蚀剂。然后,蚀刻Cr/Al双层膜,形成规定的形状的源电极217a及漏电极217b。此时,对Al进行使用了H3PO4—CH3COOH—HNO3的热蚀刻,另外,对Cr进行使用了硝酸铈铵水溶液的热蚀刻。然后,对α—Si:H膜(216及214),进行使用了CHF气体的干式蚀刻、使用了肼水溶液(NH2NH2·H2O)的湿式蚀刻,形成规定的形状的α—Si:H(n)膜216及α—Si:H(i)膜214,将抗蚀剂磨光。
然后,如图11(d)所示,在形成透明电极219之前,在栅绝缘膜213、阻蚀层215、源电极217a及漏电极217b上,堆积层间绝缘膜218。然后,使用第四掩模(未图示)利用光刻法形成抗蚀剂。然后,蚀刻层间绝缘膜218,形成用于将透明电极219与源电极217a电连接的通孔218a,将抗蚀剂磨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出光兴产株式会社,未经出光兴产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050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力锂电池电芯与顶盖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煤矿仪表用防水电池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