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部件和用于供应二次空气的发动机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05469.2 | 申请日: | 200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4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饭田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N3/34 | 分类号: | F01N3/34;F01N7/18;F01N7/16;F01N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艳江;黄 霖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部件 用于 供应 二次 空气 发动机 | ||
1.一种内燃机二次空气供应部件,包括:
i)第一零件(11),所述第一零件(11)由金属制成并具有:
第一壁部(W1),所述第一壁部(W1)形成二次空气通道 (31)的一部分并且在生产设备中通过压制加工而形成;和
第一夹持部(C1),所述第一夹持部(C1)在通过所述压制 加工形成所述第一壁部(W1)时被固定于所述生产设备;以及
ii)第二零件(21),所述第二零件(21)由金属制成并具有:
第二壁部(W2),所述第二壁部(W2)形成所述二次空气 通道(31)的另一部分并且在生产设备中通过压制加工而形成;和
第二夹持部(C2),在通过所述压制加工形成所述第二壁部 (W2)时所述第二夹持部(C2)被固定于所述生产设备,
其中,所述第二零件(21)的所述第二壁部(W2)与所述第一零 件(11)的所述第一壁部(W1)装配在一起以在其间形成所述二次空 气通道(31),所述二次空气供应部件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夹持部(C1)和所述第二夹持部(C2)中的至少一个 中形成有至少一个通孔(H),以减小由所述内燃机(50)的所述部件产 生的振动噪声;
所述二次空气供应部件在所述二次空气供应部件的流出部分与歧 管凸缘部分(61)中的连通孔连接的情况下连接到所述歧管凸缘部分 (61),其中所述歧管凸缘部分(61)抵靠着所述内燃机的气缸盖; 并且
所述第一夹持部(C1)和所述第二夹持部(C2)在所述二次空气 供应部件附接到所述内燃机的状态下并未连接到所述内燃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二次空气供应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孔(H)是在所述压制加工中通过冲孔而形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二次空气供应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零件(11)具有形成为从所述第一壁部(W1)伸出的第 一凸缘部分(12),并且所述第一夹持部(C1)形成为从所述第一凸缘 部分(12)伸出;并且
所述第二零件(21)具有形成为从所述第二壁部(W2)伸出的第 二凸缘部分(22),并且所述第二夹持部(C2)形成为从所述第二凸缘 部分(22)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二次空气供应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零件(11)具有形成为从所述第一壁部(W1)伸出的第一凸 缘部分(12);所述第二零件(21)具有形成为从所述第二壁部(W2) 伸出的第二凸缘部分(22);并且,所述第一零件(11)的第一凸缘部 分(12)和所述第二零件(21)的第二凸缘部分(22)装配在一起并通 过焊接而结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二次空气供应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是轻合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二次空气供应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孔(H)是大致圆形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0546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视频传输方法
- 下一篇:智能电视的主题管理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