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加强胎圈的充气车辆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08405.8 | 申请日: | 200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0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发明(设计)人: | 马丁·约瑟夫·克劳斯;海因茨-伯恩哈德·马楚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15/06 | 分类号: | B60C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丹氢;张天舒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加强 充气 车辆 轮胎 | ||
1.一种充气车辆轮胎,具有:
胎面橡胶;
形成在所述胎面橡胶径向内侧的胎圈区,所述胎圈区具有:胎 圈芯,用于将所述车辆轮胎固定到相应形成的轮辋胎圈座上;具有形 成在所述胎圈芯径向外侧的胎圈填胶;以及,胎圈加强帘布层(10), 形成在安装区中,所述胎圈加强帘布层(10)在所述车辆轮胎外周延 伸并且由至少一种增强支撑物形成,所述增强支撑物布置为沿所述车 辆轮胎周向缠绕、在径向上从内向外螺旋方式形成,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胎圈芯(6)径向内侧形成有至少一个附加 胎圈加强条带(12),使所述附加胎圈加强条带(12)在所述车辆轮 胎的整个圆周上延伸,所述附加胎圈加强条带(12)在所述胎圈芯(6) 的整个轴向范围上沿轴向延伸,并且在所述胎圈芯(6)的轴向外侧 和轴向内侧分别径向向外折转,其中
所述附加胎圈加强条带(12)包括内帘布层(12a)和外帘布层 (12b),所述内帘布层(12a)的第一折转部分延伸至距轮辋顶点X 径向范围HF1’的高度,而第二折转部分则延伸至距所述轮辋顶点X 径向范围HF2的高度,所述胎圈加强帘布层(10)形成在所述内帘布 层(12a)的第一折转部分与外帘布层(12b)的第一折转部分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轮胎,距所述轮辋顶点X径向范 围HF1’的高度、以及距所述轮辋顶点X径向范围HF2的高度,均径 向形成在所述胎圈芯(6)的径向外部范围距所述轮辋顶点X径向距 离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轮胎,所述内帘布层(12a) 的第一折转部分形成为在轴向与所述胎圈加强帘布层(10)邻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轮胎,所述内帘布层(12a)的第 一折转部分形成为与所述胎圈加强帘布层(10)处于直接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轮胎,所述内帘布层(12a) 的第一折转部分形成为至少在所述胎圈芯(6)径向内侧与所述胎圈 芯(6)处于直接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轮胎,所述内帘布层(12a) 的第一折转部分形成为与所述胎圈芯(6)和所述胎圈填胶(7)都处 于直接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轮胎,所述内帘布层(12a) 的第二折转部分形成为与所述胎圈芯(6)和所述胎圈填胶(7)都处 于直接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轮胎,所述内帘布层(12a) 的第一折转部分在所述车辆轮胎中布置于所述胎圈芯(6)的轴向内 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轮胎,所述内帘布层(12a) 的第一折转部分形成在所述胎圈加强帘布层(10)与所述胎圈芯(6) 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轮胎,所述胎圈加强帘布 层(10)形成在所述外帘布层(12b)的第一折转部分与所述胎圈芯 (6)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轮胎,所述附加胎圈加强条 带(12)由嵌入未硫化的或者硫化的橡胶中的纺织材料的第一增强支 撑物(13)的帘布层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轮胎,所述第一增强支撑物 (13)形成为相对所述轮胎周向U以35°至55°螺旋角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轮胎,所述胎圈加强帘布层 (10)由至少一个第二增强支撑物(11)形成,所述第二增强支撑物 布置成在所述周向缠绕,在径向上从内向外螺旋方式形成,所述第二 增强支撑物(11)是在所述周向具有分段形式的增强支撑物(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0840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网络侧协商网元IP能力的方法
- 下一篇: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