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和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调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11162.3 | 申请日: | 2007-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1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大冢友;北条伸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60 | 分类号: | H01M4/60;H01M4/04;H01M4/50;H01M4/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段承恩;田 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制造 方法 正极 活性 物质 调制 | ||
1.一种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包括工序(A)和工序(B),其中,
工序(A)是通过使溶解有能够进行电化学性地可逆地氧化还原的有机化合物和支持电解质的溶液与正极活性物质接触,来使上述正极活性物质氧化或还原的工序,
工序(B)是使上述氧化了的正极活性物质与负极活性物质之间介有隔离体地对向设置并收纳在壳体内,在上述壳体内填充电解液的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上述工序(A)还包括下述工序,即,通过使含有上述有机化合物的电极和对电极浸渍在溶解有上述支持电解质的上述溶液中,在上述电极和上述对电极之间施加电压,来将上述有机化合物进行氧化或还原,使上述有机化合物溶解在上述溶液中的工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上述有机化合物选自下述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所述化合物是在分子内具有醌基的有机化合物、在分子内具有硫基的有机化合物、在分子内具有嘧啶骨架的有机化合物、在分子内具有氮氧自由基的有机化合物、和在分子内具有π共轭电子云的有机化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上述有机化合物是分子量小于10000的低分子化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上述有机化合物具有四硫富瓦烯骨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上述有机化合物是双亚乙基二硫四硫富瓦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上述正极活性物质选自双亚乙基二硫四硫富瓦烯、LiCoO2、LiNiO2、LiMn2O4中的至少1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上述工序(A)中,使上述溶液相对于上述正极活性物质进行流动来接触。
9.一种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调制方法,包括下述工序,即,通过使溶解有能够进行电化学性地可逆地氧化还原的有机化合物和支持电解质的溶液与正极活性物质进行接触,来使上述正极活性物质氧化或还原的工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调制方法,上述氧化或还原的工序还包括下述工序,即,通过使含有上述有机化合物的电极和对电极浸渍在溶解有上述支持电解质的上述溶液中,在上述电极和上述对电极之间施加电压,使上述有机化合物氧化或还原,使上述有机化合物溶解在上述溶液中的工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调制方法,上述有机化合物是选自下述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所述化合物是在分子内具有醌基的有机化合物、在分子内具有硫基的有机化合物、在分子内具有嘧啶骨架的有机化合物、在分子内具有氮氧自由基的有机化合物、和在分子内具有π共轭电子云的有机化合物。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调制方法,上述有机化合物是分子量小于10000的低分子化合物。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调制方法,上述有机化合物具有四硫富瓦烯骨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调制方法,上述有机化合物是双亚乙基二硫四硫富瓦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调制方法,上述正极活性物质是选自双亚乙基二硫四硫富瓦烯、LiCoO2、LiNiO2、LiMn2O4中的至少1种。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调制方法,上述氧化或还原的工序中,使上述溶液相对于上述正极活性物质进行流动来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1116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