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丝缠绕雕刻辊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12988.1 | 申请日: | 200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3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黑肯·卡尔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特森乌德瓦拉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08 | 分类号: | B05C1/08;D21H23/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魏晓刚 |
地址: | 瑞典乌***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丝 缠绕 雕刻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关于制造定量给料辊的方法,包括提供具有包络表面(1A)的辊 主体,金属丝(4)缠绕在其上以使得多圈金属丝形成为与所述包络表面(1A) 接触,并且相邻圈的金属丝(4,4’,4”)彼此紧紧地接触,其特征在于,对 于所述相邻圈的金属丝(4,4’,4”)的至少大部分,向外露出的所述金属丝 (4)的表面设置有突起(11)和凹陷(12),其中,在金属丝(4)的纵向上观察的两 相邻突起(11)安置为具有在0.05和3mm之间的间隔(1),并安置为使得在金 属丝(4)的所述向外露出的表面中形成至少部分划界的空间(Y)。
2.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间隔(1)在0.1-0.8mm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11)和所述凹陷(12) 之间的深度(t)是在0.01和2mm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11)和所述凹陷(12) 之间的深度(t)是在0.02-0.2mm之间。
5.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倾斜的侧表面部 分(14)安置在所述金属丝(4)的较上表面和各侧表面(10)之间的过渡处,其倾 斜的侧表面部分(14)在每一对相邻的金属丝之间形成连续的沟道(X)。
6.如权利要求1-4之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成形和适当的 存储所述金属丝(4)以使得随后的所述金属丝的施加不需要同时成形。
7.一种适于在运行的卷纸上预剂量给料或者直接定量给料涂覆混合物 的定量给料辊,包括具有包络表面(1A)的辊主体(1),金属丝(4)在其上安置 为具有多圈金属丝,相邻圈的金属丝(4,4’,4”)彼此紧紧地接触,其特征 在于,对于所述相邻圈的金属丝(4,4’,4”)的至少大部分,向外露出的金 属丝(4)的表面设置有突起(11)和凹陷(12),其中,在金属丝(4)的纵向上观察 的两相邻突起(11)安置为具有在0.05和3mm之间的间隔(1),并安置为使得 在金属丝(4)的所述向外露出的表面中的所述突起(11)之间形成至少部分划 界的空间(Y)。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量给料辊,其特征在于,间隔(1)在0.1-0.8mm 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量给料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11)和所 述凹陷(12)之间的深度(t)是在0.01和2mm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7-9之任一所述的定量给料辊,其特征在于,倾斜的 侧表面部分(14)安置在所述金属丝(4)的较上表面和各侧表面(10)之间的过 渡处,以在每一对相邻的金属丝之间形成连续沟道(X)。
11.如权利要求7-9之任一所述的定量给料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的 直径是在8和2,000mm之间。
12.如权利要求7-9之任一所述的定量给料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的 直径是在80-1,500mm之间。
13.如权利要求7-9之任一所述的定量给料辊,其特征在于,金属丝(4) 的侧表面(10)和/或向内的表面(9)的至少一些是至少部分平的。
14.如权利要求7-9之任一所述的定量给料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 (Y)的至少一些形成闭合的单元(15,16,17)。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定量给料辊,其特征在于,每个突起(11)是 由连续的表面组成。
16.如权利要求7-9之任一所述的定量给料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 (11)设置在具有至少两个法线分开的侧表面(13A,13B)的部分部件上。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定量给料辊,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部件在 各金属丝(4)的各侧边缘(10,14)之间延伸。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定量给料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11)设 置在所述部分部件上,所述部分部件的侧表面(13A,13B)仅延伸所述金属 丝(4)的各侧边缘(10,14)之间的距离的有限的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特森乌德瓦拉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马特森乌德瓦拉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1298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