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气轮胎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17717.5 | 申请日: | 2007-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3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北原宏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主分类号: | B60C9/20 | 分类号: | B60C9/20;B60C1/00;B60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轮胎 | ||
1.一种充气轮胎,包括:胎体,由呈环状地横跨左右一对胎圈芯之间的至少1层胎体层构成;胎面部,配设于该胎体的胎冠区域的轮胎径向外侧而形成接地部;带束层,配置在该胎面部与上述胎体的胎冠区域之间而形成加强部,由至少2层带束层构成;其特征在于,
上述带束层中的第1层带束层即第1带束层和第2层带束层即第2带束层均是以将5~7根长丝直径为0.18~0.26mm的单根长丝帘线并丝而成的束为单位沿带束层宽度方向并列设置单根长丝帘线并埋设于涂覆橡胶中而成的,而且上述第2带束层端部的、第1带束层与第2带束层的单根长丝帘线之间的橡胶层厚度为轮胎中央部的第1带束层与第2带束层的单根长丝帘线之间的橡胶层厚度的1.3~3.0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上述单根长丝帘线束间的带束层宽度方向距离大于0.4mm、小于1.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上述单根长丝帘线束的排列密度为18~32束/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在上述第2带束层端的、第1带束层与第2带束层之间配设有带束层间橡胶,该带束层间橡胶的弹性模量为上述涂覆橡胶的弹性模量的1.02~2.0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上述带束层间橡胶的tanδ(25℃)为0.20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上述带束层间橡胶的tanδ(25℃)为上述带束层涂覆橡胶的tanδ(25℃)的0.85~0.98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在上述带束层间橡胶中相对于橡胶成分100重量份配合0.5~3.0重量份的双马来酰亚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普利司通,未经株式会社普利司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1771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