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铜基轧制合金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23335.3 | 申请日: | 200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3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左海哲夫;村松尚国;千叶广树;山上直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9/00 | 分类号: | C22C9/00;C22C9/05;B21B1/22;C22C9/06;B21B3/00;C22C9/10;C22C9/01;C22F1/08;C22C9/02;C22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钟 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轧制 合金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铜基轧制合金的制造方法,具有:
轧制工序,对合金铸造体以给予<111>//ND织构的方式伴随着剪切形变来进行轧制,其中的合金铸造体具有铜基合金组成,含有小于不可避免杂质浓度的P,该铜基合金组成含有0.05质量%~10质量%的从Be、Mg、Al、Si、Ti、Cr、Mn、Fe、Co、Ni、Zr以及Sn中选择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元素,所述轧制工序的轧制条件:轧制时,摩擦系数μ为0.2以上,且下述(1)式表示的当量应变ε为1.6以上,
其中,
上式中,r表示压下率,θ表示轧制前与板表面垂直的元件的板厚度方向的某一位置的在轧制后的表观剪切角度,φ表示剪切系数,为1.2~2.5,
固溶化处理工序,对经过上述轧制工序的被加工体以700℃~1000℃的温度进行固溶,和
时效硬化处理工序,在200℃~550℃的温度下对经过所述固溶化处理工序的被加工体进行时效硬化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所述轧制工序包含利用选自异步轧制以及不同直径轧辊轧制的任一种来轧制所述合金铸造体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所述轧制工序包含在周速比为1.2~2.0的条件下实施异步轧制或者在达到所述周速比范围的条件下实施不同直径轧辊轧制的轧制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碍子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未经日本碍子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2333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